书籍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新版)的封面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新版)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出版时间

2021-07-01

ISBN

978753278759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新版)》中,我们跟随叙述者V的脚步,踏上了一段寻找真相与理解的旅程。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一位虚构作家生平的追溯,更是一次对艺术、记忆和现实之间界限的探索。通过精心编织的故事线和深邃的人物刻画,纳博科夫引领我们思考创作的本质,以及个体经历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观。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出生于圣彼得堡。他的家庭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后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后,在柏林和巴黎度过了十八年的文学生涯。1940年,他移居美国,在多个知名学府任教,并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闻名,代表作包括《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1955年,《洛丽塔》的出版引起了广泛讨论。1961年他移居瑞士蒙特勒,于1977年7月2日在那里去世。
推荐理由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新版)》是纳博科夫的首部长篇英语小说,它巧妙地融合了文学侦探元素、现代主义风格和对创作方法的深度探讨。这部作品通过叙述者V对已故兄弟塞巴斯蒂安生活的探索,不仅揭示了一个天才作家的生活点滴,也展现了作者自我成长的过程。书中的复杂叙事结构和多层含义挑战读者的思维,是一部既能娱乐又能启发思考的文学佳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于喜爱文学侦探小说,享受解构复杂叙事结构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将提供无尽的乐趣
对现代主义文学感兴趣的人会欣赏到其独特的意识流描写和内心独白
同时,任何对作家的生活与作品之间关系有探究欲望的读者,都能在书中找到共鸣。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寻求哲学思考的读者,《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新版)》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作品。
书籍脑图
目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故事好像开始在初雪薄薄的夜里,黑色电线上还滴答着透明的雨滴。 这本书里充斥了人山人海的细节,灰暗的,昭示死亡的意象。然而最使我惊颤的还是这段形容——"天气很好,每次火车停下时,我似乎都能听见春天轻微均匀的呼吸声,春天虽然还看不见,但无疑已经到了,像’在舞台两侧等待上场的四肢发凉的年轻芭蕾舞女演员’..."
竟然是纳博科夫用英文写的第一本小说 令人惊讶地老练和有趣 很好看。像是本侦探小说 集中了纳博科夫签名般的元小说叙述技巧 那几个嵌套的故事每个都可以再展开了。以第一人称的已知谜底的口吻,回溯解谜的过程——而谜题本身有纳博科夫本人的投射 过去时和现在时交织并从始至终都保持悬念。纳博科夫真的是越读越觉其杰出。
一句话概括,“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但是纳博科夫永远是无法被一句话概括的。在最原本的含义上,persona是覆盖在死者面上的死亡面具。塞巴斯蒂安的面具就贴在我的脸上,我的名字被混沌的字母代替,这面具/人格一旦被揭开,“我们便溺亡”。
精彩绝伦,伪装成侦探小说的伪传记。纳博科夫无疑是速写的大师,词语在他手中折叠、抽出、旋转加速,最后爆炸出来,变成无数颗斑斓的宝石花朵。阅读就像在逛游乐园,尽管人物众多,却并不面目模糊,而是衣香鬓影、声色俱全。考虑到这是他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这种驾驭语言的天才便令人惊叹。“塞巴斯蒂安一向喜欢同时表现多个主题,让它们碰撞,或者狡黠地把它们掺和在一起,让它们去表达那层暗含的意义,这层暗含的意义只能用一系列波浪来表达,正如要让一个中国浮标发出乐音只能靠海浪的波动一样。”如阅读一本琳琅满目的画册,内有萨金特的美人、风景和裙摆。
现代主义的魔幻色彩令人迷乱,与其是传记更像抽丝剥茧的侦探小说,太不一样了,看完昏昏沉沉,结局依然是纳博科夫式的高潮震撼
我总会试着具象纳博科夫的镜头,它们已经在句子里纤毫毕现,它们离一卷胶片影像只有一线之隔,在阅读时似乎都能听见放映机沉着的嗒嗒声,但它们还是在变成电影画面之前轻盈地遛走了,它们在凝固前的一刹那滑脱于一切我能想象的场景地挽留,它们没有被装进所有我用肉眼见过的梦。它们就像纳博科夫的过去,他的旧时光一样消失,像《说吧,记忆》里那个老将军手里的火柴棍,和他溃散的部队一样消失。那些记忆是以记忆的方式被呈现的,这仿佛一种用烟雾做媒介的艺术。
读纳的状态:他实在是太可爱太招人喜欢了,如同自述的那样「仿佛一只孤单的羊羔」。 结尾淌下一滴滴忧伤的泪珠,经过长途跋涉,塞巴斯蒂安奈特死于一个孤单的角落。
第四本纳博科夫,也是最喜欢的一本。没有《洛丽塔》那么炫美,没有《微暗的火》那么炫技,没有《防守》那么朦胧。一个虚构的作家,一本虚构的传记。好想看看塞巴斯蒂安写的那几本书。
啊,过于精致的纳博科夫!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