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新闻的骚动的封面

新闻的骚动

[英]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出版时间

2021-07-01

ISBN

9787532787784

评分

★★★★★
书籍介绍
全球著名的才子型作家德波顿由此出发,解析六大类型的新闻报导——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消费新闻,用他的生花妙笔与透彻观察,引导我们产生适当的观点,使我们体会到──与新闻报导的暗示恰恰相反──其实没有什么事情真正算得上是新奇、值得讶异,或者恐怖至极。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居伦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义为“生活哲学”,覆盖爱情、旅行、建筑和文学等多个方面,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2008年夏天,他在伦敦创办“人生学校”(School of Life)。学校开设课程,出版书籍,主持研讨,发布视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更了解自己”的教育。
目录
文学的意义——新版作品集代总序
Ⅰ.前言
Ⅱ.政治新闻
Ⅲ.国际新闻
Ⅳ.经济新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似理中客,实则谁也逃不脱。
没有人不想拥有理想化,但如何实现才是最大的障碍。
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我站在中间,既不研究它,也不改变它,我就站在中间说最基本的事实。最正确的正确,也全然是废话。不得不说,他真的很会引导读者的思考,是个成熟的宣传家。非常反感这本书,再也不会读了,拜拜!成功学大师!
有一部分观点很有意思,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把功能和内容混在一起聊,如果不是结语部分从新闻定制倒瓦尔登湖出现的落脚点,我愿意为了他前面的「接受者而非受众逻辑」的内容分析说一声谢谢。
所谓新闻失态是指当权人物因一时疏忽而说漏嘴或做错事,虽然(正如众所皆知)该言行并不代表其成熟的观点,但新闻却揪住不放、死缠烂打,坚持认为失态言行背后必然隐藏着见不得人的真相。
看似在谈新闻,实际上谈的是新闻主题之后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元素,对新闻提出种种在经过一番形而上学分析之后的接近艺术的要求未免有些过于苛刻,总的看来,这种“苛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新闻的教育功能,并试图让这种教育功能发挥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二是强调大众的无辜,试图完全通过传者一端的改变来影响大众的“审美”高度。 文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对这种“苛刻”抱有相当程度的尊重,那就是当BBC记者建议作者本人亲临某国——印象里是一个边远小国——感受新闻现场时,作者真的去了。 再一个倾向就是试图让新闻脱离客观的固有传统,第一个观点是偏见也是一块观察世界的透镜;第二是引入更加吸引人的文学化的表述。但说到底,各章节之间没有接洽的逻辑,全书更像是闲庭信步一般,想到哪里就说哪里,新闻只是一个引子,并非论述的核心价值观。
要想实现充实的人生,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能体察新闻从何时开始不再具备原创或重要的教育功能。在这些时刻,就应该终止与陌生人止于幻想的关联,并将治理、成败、创造或杀戮的事务交由他人,明白余生苦短,而自己的目标尚待完成。」
文中描写了我们面对新闻时真实的反映,也提出了对于几种类型新闻现状的不同的解决办法。但现实让人无力,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