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出版的《马拉喀什的声音》系卡内蒂最成功的旅行札记,曾经多次再版。2004年台湾版翻译成《聆听马拉喀什》把原来书名的名词“声音”译成了动词“聆听”也别有一番洞天。1954年卡内蒂随他拍摄电影的英国朋友一道前往摩洛哥历史名城马拉喀什,展开了为期三周的旅行。马拉喀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古迹令作家心醉神迷。他徜徉于马拉喀什老城区,走访集市上的商贩与骆驼市场,倾听盲人乞丐奇特的呼唤,观察他觉得如同“老兄弟”般的说书人与书写者,聆听铁栅栏的窗户后面一位未戴面纱的女子——女精神病人喋喋不休的独白,描述了欧洲人的后代二十二岁的吉内特在一家法式酒吧等待能够带她跳出牢笼的恩人时的焦虑与卡内蒂在本书中用简练流畅的语言聚焦于马拉喀什的各种声音:盲人的呼喊声、动物与人的抱怨声、广场上的噪音、犹太人小学孩子们发出的混乱嘈杂声和阅读声,法式酒吧“舍黑拉扎德”内电唱机播出的优雅的欧洲音乐,作者通过聆听这些声音,描绘了马拉喀什的典型地点与人物。因此卡内蒂这些简洁明了,细致入微,引发思考的文字自然与普通游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游记截然不同,值得读者仔细品味。
自豪是该书最爱的词汇。卡内蒂在马拉喀什的居民身上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自豪。在马拉喀什最大的德吉玛·费纳广场这份自豪是属于说书人的:我为这种讲述的力量感到自豪,他们把这种力量施加于他们语言的伙伴身上,如同我的老友故交出现。 卡内蒂运用这种方式参与到被讲述之中,自己也变成了被讲述的人物。
身为犹太人,卡内蒂免不了从多角度细致观察马拉喀什这座汇集了各种宗教背景的居民的历史古城为何能够安居乐业和平相处的深层次原因。他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访犹太人社区,观察这里的老人、儿童、家庭内部的生活。他的描述如同一次返乡,既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西班牙,也回到了1492年遭到驱逐的西班牙犹太人的祖先那里。当他置身于犹太人社区的中心广场,发出了如下的喟叹:
我的心情好像我现在身居别处,抵达了我旅行的目标。我不想离开这儿,几百年前我就来过此地,但是我忘记了,而如今一切又返回到我这儿。我发现那种生活的密度和热量得以展示,我内心深处感觉到了。当我伫立在此,我就是这座广场。我相信,我始终就是这座广场。
因此,《谛听马拉喀什》虽然是类似随笔式的片断描述,但却被许多人誉为卡内蒂最成功的图书之一,亦是20世纪叙事文学的一部经典作品。纠结……
遍览国内出版的英籍德语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 1905-1994)的图书,封面上他名字前面标注的国籍可谓五花八门:保加利亚、联邦德国、英国、奥地利,他的名字也有多种翻译卡内蒂、卡奈蒂、卡内提,这种现象极易让粗心的读者把同一位作者的作品当成不同的人所作。那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内蒂的国籍为何会那么混乱呢?这首先得从作家本人的身世讲起。
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年生于保加利亚北部多瑙河右岸的商业城市鲁斯丘克(今鲁塞),祖父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父母以经商为业,因此他们无论在商业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都与多瑙河上游城市——哈布斯堡王朝曾经的首都维也纳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卡内蒂小时候在鲁塞度过,因此他的第一故乡自然是保加利亚。6岁那年全家迁往英国的曼彻斯特,英国又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8岁丧父,母亲只好变卖了英国的房产,先在第三故乡瑞士洛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