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考拉的封面

考拉

[瑞士]卢卡斯·贝尔福斯

出版时间

2017-02-01

ISBN

978753394734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这本并不厚重的书里,贝尔福斯探讨了世间最为厚重的话题:生与死。自杀,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终结,还是生命进程的另一种选择?这个被朋友称为“考拉”的人,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把他剩余的一切留给了生者,生者的情感因此变得复杂。就在这里,一切戛然而止,贝尔福斯转而探究仅存澳大利亚的考拉的历史——殖民者的到来改变了这一无欲无求的物种的命运。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两个“考拉”,这其中又有怎样的联系?

卢卡斯•贝尔福斯(1971— )

瑞士当代文坛最成功的剧作家之一,现为苏黎世剧院驻院作家。其戏剧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在世界各地公演。他的小说创作亦成绩斐然,2008年首部长篇小说获得巨大成功,摘取当年德国图书奖、安娜•西格斯文学奖、席勒文学奖、雷马克和平奖等重要大奖,被翻译成15种文字。长篇小说《考拉》获得2014年瑞士图书奖。贝尔福斯人生经历丰富,对社会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和批判力,他的作品往往对人性、社会、责任、良知等进行深刻的剖析,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与反思。

用户评论
从寻找自杀原因到考拉的发现,被屠杀,最后被保护。这一转折我以为看到了内在联系,但确实只让人想到了澳大利亚的历史。最后结尾又跑出来主题,首尾呼应。摘抄了几句,kindle。
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后面用略显冗长的澳洲和考拉历史映射了现代社会中考拉式人生的悲剧性。
很神奇的一本书,两个故事,都在讲死亡和欲望? 封面上写着“欲望没有尽头,死亡不是结束。”
开始阅读到的冷漠有局外人的既视感,前文确实值得一读,自杀这个话题如此苦涩而作者能够咀嚼,孤独的时代。后面,考拉的遭遇,殖民者的遭遇,衔接的并不好。历史事件讲述,科学的分析降低了其文学可读性。
以这本书来结束“经典印象”全系列的阅读,有点遗憾。这个系列做得很棒,这本书是写得不太行。前半本同母异父的哥哥自杀,最后几页是葬礼,中间半本是澳洲殖民史和考拉生物学,前后的连接点仅仅就是哥哥的绰号是“考拉”,考拉懒洋洋的躺平姿态与哥哥拒绝生存的自杀有联系,后者尤其反映了哥哥对资本主义竞争和工作伦理的抗拒——但是,这个联系太牵强了。可能,作为小说这书没什么值得一看的,但当作专栏文章,特别是考拉生物学和资本主义工作伦理,读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去si吧!!
对他人生活不加评判,坦然接受生活的“失控”感。像警惕消费主义、广告影视给予考拉的华丽包装一样质疑每一个“现成在手”的观念。当勤奋不再被用来对抗恐惧,优越工作不再成为所谓的福报,一切都值得被容忍。“工作填充着空间,懒惰就躺进时间的怀抱,和她成了情人。懒惰喜爱伤痛,却认不得恐惧。世间万象面前,它无动于衷,远近相融,懒惰不懂得区分现在和未来…懒惰要评判,却不奋斗。而不懂得奋斗的,也不被允许活着。”这竟然是瑞士作家写出来的文字,自钟表开始规定时间起,大抵所谓“乌托邦”本就已不可想象…
省图借。1: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不过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中间加入了一大堆考拉的历史,很难说这种处理的优劣,但是还是有的意思的。2:关于生死,恐惧,工作,自杀的思考。问题不在于,他怎么就自杀了呢?问题其实是,你们为什么还要苟活着?你们为什么不尽早结束辛劳?
只有最后的漂亮话好看
前面挺好看的,后面画风变的有点快emmm,没太懂,感觉不太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