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余光中散文的封面

余光中散文

余光中

出版时间

2019-04-01

ISBN

9787533955472

评分

★★★★★
书籍介绍
余光中除了广为人知的“乡愁诗人”的身份,也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称自己的的散文为“左手的缪思”,其作品“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同时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将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意识有机地融为一体。本书既有余光中过去的经典之作,也有其晚年的新作。书中既能看出其人生轨迹及其对生命、对世界的认识,也能看到其生活的情致,对亲人、友人的大爱,对世界万物的包容,更能看出其幽默风趣,甚至不羁的一面,让你通过这些经典作品,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余光中。 余光中先生生前对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散文版本有过高度评价,曾说:“浙江文艺出版社所出的书不但编印精美,抑且经营有方,是我在大陆出书最愉快的经验。自从一九九七年以来,我的散文集由他们印行,曾经三易其版,内容均有所增删,俾读者亦与时俱进,能看到我的新作。最新的这个版本,也增加了《西湖怀古》和《故国神游》两篇:前者是去年清明访问浙江大学的游踪,后者是去年初夏去西安讲学的见闻。”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历任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教授。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目录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望乡的牧神
丹佛城——新西域的阳关
听听那冷雨
高速的联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春天读的,秋天记录。
余光中主要写的是侨居生活和文化寻根吧,而侨居生活写得比例可能更多一些。国学修养和英文水平都很高,但是并没有局囿于乡愁泛泛,或者一路掉书袋,而是在写“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在写“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其实很真诚感人的。 刻板印象中余光中就是“乡愁诗人”,这太可惜了,他写美国生活、西欧生活其实都很有感染力,更有一种“我用华夏的眼睛去看世界”的感觉,更开放更包容的积极心态和全球文化视野其实是更出彩且难得的部分,可谓“古典神韵和现代意识的完美结合”。这本散文集选的篇目有点杂,有的篇目特别好,有的篇目则差一点,还有的篇目我实在是读不下去。(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一向看不下山水游记) 最后的最后,《听听那冷雨》真的值得反复读。
诗人写散文,一般不会差。诗人写散文,也可能暴露出诗歌中暴露不出的问题。比如作者的自得,在一些篇章中实在显现得有一些过了。当然,不是那种悠然自得的自得,而是自鸣得意的自得,虽然作者有那资本,但也是不要为好。
这么多年了对散文还是不感冒,即使是余老先生的,不会再翻散文了。
余先生的散文更像是一副西洋油画,西式美很浓,在我看来好的散文应该是随和而叙的,充满诗意的散文反倒失去了本来平淡的韵味,很难让我发觉日常生活沉淀的美,最喜的是《听听那冷雨》的那篇,很多作家喜欢把雨作为意象,这使我第一次见过认认真真写雨的人 。
非常喜欢听听那冷雨和失帽篇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余光中。
最喜欢假想敌那篇。
这是一本读完感觉自己啥也不是的书。
思想上讲,余光中的散文,充满了家国之思,充满了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充满了对世界璀璨文明的崇拜。 语言上讲,余光中的散文词藻华丽、富有诗味,在古典美与现代美之间找到巧妙的平衡。但掉书袋的方法略为刻意。 趣味性上讲,余光中的散文较为诙谐幽默,却也有令人尴尬的自话自说、自鸣得意,部分篇章失之于絮絮叨叨,读之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