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抛弃了的·女人的封面

我·抛弃了的·女人

[日] 远藤周作

出版时间

2019-12-31

ISBN

978753395922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最受远藤本人喜爱的一部作品

▲远藤周作大病初愈后的感性之作,献给在时代喧嚣中孤独抗争的众生

▲小说道出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不论怎样的痛苦,都比不上孤独的绝望;我们都希望在苦难中,有人能够聆听自己的声音

▲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及歌舞剧,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 ——————

内容简介:

《我·抛弃了的·女人》是远藤周作经过数次肺部手术,大病初愈之后创作的第一部大众文学小说。这部小说展现了远藤对时代和人性深刻的思索和理解。

故事发生在昭和年间的东京。大学生吉冈努在偶然中结识了其貌不扬的乡下姑娘森田蜜,他用自己的生理缺陷博得蜜的同情,并在哄骗蜜献身之后将她抛弃。尽管吉冈努毕业后努力寻得了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他的心中却总是有意无意中浮现着蜜的影子,想起她对自己纯粹的爱和全然的信赖。于此同时,苦苦等待吉冈努的蜜因为误诊,被送至与世隔绝的麻风病医院,病人们的孤独和绝望深深震撼着她。

一天,吉冈努忽然收到麻风病院山形修女的一封长信……

————————————

名人推荐

不是那些带有文学革命意义的作家们,人人都有的深沉而阔大的存在。你的写作,恰恰弥补了他们在文学革命中对人性和人的灵魂的轻慢。

——阎连科(作家)

他创造出了一个孱弱的上帝,一个会妥协的上帝,一个选择把信仰埋藏在心灵最深处,而不是向信众慷慨陈词的上帝。

——蒋方舟(作家)

远藤周作是一位公认的“复杂作家”,不仅是文本语义上的,而且是个人经历和性格上的,当然也表现在其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东洋异教徒面对天主教(基督教)文化时的纠结与挣扎。

——刘柠(作家、艺术评论者)

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法文系。幼时因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中国大连,回国后受洗,战后前往法国里昂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与吉行淳之介、安冈章太郎等同为战后日本文坛的“第三代新人”。

1955年短篇小说《白种人》获芥川奖。1958年《海与毒药》获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1980年《武士》获野间文艺奖。1994年《深河》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远藤周作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

远藤周作被称为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他致力于探讨日本的精神风土与基督教信仰问题,在他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罪与罚”的沉重思考

译者简介

林水福,日本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台湾芥川龙之介学会会长,台湾石川啄木学会会长,日本东北大学文学博士,南台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范畴以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学翻译为主,并延伸到台湾文学研究及散...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从下午开卷到现在读完的这本远藤周作,似乎共时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在远藤周作的书里,总有着沉默不语、没有奇迹、但默默陪伴着每一个人经受痛苦的神。又总有人物发出天问,为何纯善的人要承受如此多的无常与痛苦,为何百般的祈祷换不了奇迹。 而我在问,“我不想来这样的世界”,“我为何要存在于这样的世界”,“我为什么要经历这些与那些”? 在读的过程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回答我,“因为你会落泪”,“因为你能精微地感受这些痛苦”,“因为你要从痛中学会治疗,然后又领着更多的人走你走过的治疗之路”。 道理我都懂,但有时候真是不情不愿的啊。。。
典型的远藤周作小说里,总会有一个对信仰产生质疑的人,发出那个天问:为什么无辜者受难?为什么善良的人偏偏罹患痛苦的疾病,或者遭遇不幸的命运,而至高之神缄默无语?究竟不幸和绝望有何深意?如这一本里无辜的女孩,贫穷,卑微,不美,甚至愚鲁,她的纯善有何意义?她就活该悲惨的一生?
非常熟悉的双线叙事,一边是拥有高等学历的利己主义者吉冈,一边是卑微愚笨却怀“爱人如爱己”之心的蜜。两者的对比在书中形成一股巨大的张力,让人既愤怒得咬牙切齿又心疼得悲悯于坏。吉冈从外界寻找原因来为自己的自私下流找借口,蜜却从内在反省形成对他人伟大的“爱”。远藤周作力图在新宿和涉谷街头找到的神也就是蜜普遍意义上的“爱”。
结尾吉冈那惆怅的思考不禁令我想到一句诗歌:“the furthest distant I’ve travelled have been those between people. And what survives of holidaying briefly in their lives”
22.3.2 “那些掠过我们人生的人和事,尽管只是一次,也一定会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
男主叫努力的努,女主叫甜蜜的蜜。
感动,远藤周作的水平不亚于莫里亚克呀,甚至在结合基督文化上面,更胜一层,原因在于更通俗易懂
背德者、窄门双线叙事,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把圣行写入日常,真切的叩问那高尚的东西是否不只是虚伪的假象,还是幸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充满感性,但是很悲伤那么善良的人没有得到幸福。
同情心泛滥成灾就是圣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