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正义与微笑的封面

正义与微笑

太宰治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53396166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每个人的青春岁月里,都曾有过迷茫、困惑、痛苦和欢笑。而《正义与微笑》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让我们在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中,找到共鸣,思考生命的意义。本书带领我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体验他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战后著名作家,“无赖派”文学领军人物。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青森县津轻。1930年考入东京大学法国文学科,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47年发表代表作《斜阳》,一举成为畅销作家。次年发表半自传体中篇小说《人间失格》,成为日本战后经典文学作品。1948年6月13日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投水自杀,时年39岁。
推荐理由
《正义与微笑》是一部深刻描绘少年成长与自我探索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日记,读者可以跟随他的脚步,感受十六岁青春期的喜怒哀乐,体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小说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种种经历,更深刻地探讨了正义、微笑、爱情、梦想等人生主题,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
适合哪些人读
对青春成长、人生哲理感兴趣的青少年读者
希望了解日本文学、太宰治作品的读者
渴望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的成年人。
书籍脑图
目录
还未被幻灭吞噬的少年意气------《正义与微笑》导读
正义与微笑001
潘多拉之盒187
附录:太宰治年谱342
用户评论
【2020174】3.5 第一篇是怀抱圣经信仰、内向敏感的年轻人,但并不具有罪与罚那种破坏力。日记体、书信体里用轻盈、温和的态度面对人生。(看到《正义与微笑》是从别人日记里取材,想起了太田治子《向着光明》里讲太宰治从情人手中“偷”走日记,从好友口中“偷”走诗句,太宰治经常偷别人的文字生命,喜欢不来太宰治。
这是我读到的太宰治作品中,第三个散发正能量的,另两部是《跑吧,梅勒斯》和《潘多拉之盒》。这个小说有一种假假的温馨,毕竟,太宰治是在模拟而非体验别人家的幸福,在他眼中,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酱紫的吧。好在,小说还见出基督教对太宰治早年的熏陶和影响,青春物语由此体现别样的深沉。太宰认识到抽象的真理只能导致人生的幻灭,承担物质和肉身的重负才能使人得到精神的解脱。“别对别人的悲惨以及自身的丑陋感到绝望,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事实上,太宰微妙地颠覆了基督教关于肉与灵的论述,于他,务实地面对物质的沉重和肉身的丑陋才是救赎的开端,逃避和粉饰皆为歧途。太宰一生都在践行这个信念,只是,物质和肉身最终把他压垮了。
精神和肉体可能天生互斥,只有靠劳动和向善之心才能将它们统一在一起。 “追求不会让人堕落的爱”。 这篇写得真的挺好的了,有7.5-8分。
十六岁的叙述,却有着更接近死亡的口吻,思绪纷繁又扭捏的心,秋天一般的落寞性格,为了塑造人格刻意地开始写日记,“‘啪嗒’一声就变了一个人”。这种太宰式独白真是很耐咀嚼。
3.5 太宰治最阳光明媚、积极正向的两篇小说集结在一起,文笔鲜动流畅,但也着实“非我杯茶”。17岁少年日记体的《正义与微笑》,里面对生活的“幻灭感”显得颇为轻巧,对基督教义的引述与反转成了文本的支点;而看似恬淡的书信体《潘多拉之盒》,其背景与人物心理底色还是有着一层清晰的阴郁面,相对更佳。前者取材自太宰治一个年少朋友的日记,后者改写自一位22岁服药自杀的读者寄给他的、作为遗书的日记,两篇皆是一种“接力式”延续他者文学生命的写作。
太宰治之学生时代的色彩心理学:星期一是黑色,星期二是血色,星期三是白色,星期四是茶色,星期五是亮光色,星期六是灰色,星期天则是危险的红色
译文一般,给四星,因为我爱他。不过相较于《正义与微笑》,还是觉得《女生徒》的内心愁绪更符合日常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忧郁气氛。不过在现实里,芹川进这类人无论进行何种反省与整顿通常都是得不到救赎,只能一味地加以放弃和选择,为了接受平凡而去勉力寻找才能,以期望得到一个彻底投身其中的奇迹。不知以日记为底本进行创作时,太宰是否会有所些掣肘呢?
还未被幻灭吞噬的少年意气 “我生长的方向,洒满阳光” 太宰作品中少见的一轮朝阳,一样能感受到敏感的特质但还保留着芥菜籽般微小的希望,《潘多拉之盒》搁笔后再无此类文风。
我不想输 但是想赢又得拼命 真够烦的 (深夜 两个青年开始探讨人生)
收集了太宰2部中篇,作品写于太宰治第二次婚姻的稳定期,这段时期也是太宰治最幸福,出品最稳定也最多的时期,受到积极心态的影响,太宰治的这两部作品虽然还留有往昔愤世嫉俗的影子,但整体基调却充满希望与光明。故事充满了青春萌动、微妙思绪和理想希望……故事的结局都在通往更广阔的世界的前一刻戛然而止,但留给读着心灵上的画面却仿佛一条通向朝阳的康庄大道缓缓展开!这两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太宰治!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