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乘战车的人的封面

乘战车的人

[澳] 帕特里克·怀特

出版时间

2021-01-01

ISBN

9787533962111

评分

★★★★★
书籍介绍
小说以二战前后,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澳大利亚为社会背景。曾经辉煌一时的赞那社老宅现今已摇摇欲坠,女主人黑尔小姐在宅第周围蔓生的灌木中徘徊。在这里,她遇到了逃离祖国的犹太教授和热爱自由的土著画家。他们三人都受惠于一位坚定善良的洗衣妇。四人背负着各自的苦难:家族由盛而衰的哀愁,大屠杀幸存者的负罪感,因遭受歧视而走向自毁的绝望,目睹亲人骤然逝去的惊骇。 罪恶丛生的世界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他们,因都曾见过战车的幻象而联结在了一起,共同期盼着救赎的希望。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 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1973年因为“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一生创作颇丰,出版有《人树》(1955)、《探险家沃斯》(1957)、《乘战车的人》(1961)、《风暴眼》(1973)、《树叶裙》(1976)等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此外还有剧作8部,以及诗歌、自传及未出版作品多种。 怀特的作品笔触细腻、富于诗意,擅长在意识流及叙事之间自由切换,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怀特一生拒绝了无数文学奖项,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1990年9月病逝于他在悉尼的公寓。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关于痛苦和救赎的一切。犹太人集中营的那一幕,一切突然被消音,只有残酷的画面,叙述者的声音也好,角色的声音也好,都听不到了。只有当胸一拳的剧痛。 这里的人物,都是偏离了所谓“理所应当”的轨道的人。现在到处能看到的被贩卖的那些焦虑,想想其实都无聊透顶。
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后的澳大利亚,破落陈旧蚁噬着奢华遗迹~前世异端般矗立的赞那度大宅的发生故事。“漂浮,沉没,蹂躏,受辱,人与兽同走一条路。”乘坐战车的人,意指人间苦难度厄后的忏悔救赎向往。然而善良的人才会背一世的十字架,恶人从来不需要理会这个问题。个人偏爱~孤独古怪样貌不美,因自身心智怯懦,试图从自然从一切寻找善意原宥的黑尔小姐的段落,当然还有地母般坚定宽厚的戈尔德太太。这部的人物更众多,来历背景各异,性格也各自鲜明,因此故事曲折丰厚更超过《探险家沃斯》。也依旧夹杂艰深跳跃含混内索狂热的心理意识流,译者后记说难译程度,俩苏联译者神经衰弱,本书译者得了冠心病。呃,还好叙事部分是传统的。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作品,诺奖作者帕特里克怀特被盛誉的代表作。
荣获澳大利亚重磅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入选法国《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书单前50名的不朽之作
初版于1961。用一本书写了四个气场相似的人物,他/她们自我孤僻,不被群体接受,却都有着独特又严肃的做人原则和生活立场,在各自的苦难中从生到死。因为是四个人物的故事,加之意识流的叙述方式,使得阅读和理解不那么容易,四个人物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集中到澳大利亚,一个澳洲农场主之女,一个英国来澳独立谋生的女子,一个澳洲白人和土著混血,一个欧洲逃难至澳洲的犹太男子,他/她们是离群孤立的老处女、洗衣妇、画家和教授,在经历了各自不同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难之后,其中三人以惨烈的方式走向死亡,只有听天由命的洗衣妇活了下来。作为一本包含了四个复杂人物故事的作品,这本书很难评价,但其反映的复杂和真实的生存状态,绝不过时。
太艰深晦涩了,简直就是无调性音乐体。
读起来确实感觉像是攀登珠穆朗玛峰一般的体验
这是我读到过的最恐怖的故事,到最后每一个毛孔都有酷冷的侵入,每一滴血液都在惊恐的躲避着、挤压着。我们每个人都要经由他人的罪恶,来通过上帝的考验吗?
诺奖得主的书着实看不懂,我的问题。
帕特里克怀特通过写人来批评社会,其作品相当难懂,不仅在于他有其特殊的认识和特殊的题材,同样因为他别具一格地把史诗的真实和诗歌的语言熔于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