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幽灵:一个关于童年和青春故事的封面

幽灵:一个关于童年和青春故事

[日] 北杜夫

出版时间

2021-02-01

ISBN

9787533963040

评分

★★★★★
书籍介绍
《幽灵》是芥川奖得主、著名作家北杜夫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青年的“我”身处成长边界,过去的不安和希望在心中渐渐苏醒。曾经痴迷于昆虫的少年时光、逝去的父亲和突然离去的母亲、第一次拨动“我”心弦的美丽少女、穿插在回忆中的优美旋律……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鲜明的细节渐渐淡去,但在记忆的角落里,它们似乎在向“我”提示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探寻埋藏在脑海深处的幼年记忆,探明它们为何被淡忘,也许是揭开心灵秘密的重要钥匙。 北杜夫(きたもりお,1927—2011),日本芥川龙之介奖获奖作家,本名斋藤宗吉,日本著名短歌诗人斋藤茂吉的次子,同时也是一名医学博士,精神科医生。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北大学医学部。北杜夫中年之后患有躁郁症,但他仍坚持以幽默的笔触,用一系列的随笔记录了自己的病情。此外,他还创作了很多深受年轻读者追捧的随笔,是位多产的作家。 1960年凭小说《夜与雾的角落》获得第43届芥川龙之介奖,同年出版的《曼波鱼大夫航海记》因其独特的幽默文风大获好评;1964年凭小说《榆氏一家》获得每日出版文化奖;1986年凭小说《在闪耀的碧空下》获得日本文学大奖;1998年凭《斋藤茂吉传》获得大佛次郎奖。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译后记
用户评论
3.5 像在读中学语文课本 又像试卷上阅读理解的文章
记忆不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它会回溯,会返潮,会分出枝蔓。北杜夫写的每一句话都极美,最难忘“死”“生”和纤巧的蝴蝶。
第一次读北杜夫,字里行间既有日本风特有的洞察平凡之美,敏锐细腻的情感总能捕捉到非凡的想象力,再与现实交融一起,非常吸引人!又将孩童的好奇与探索、成长的边界、青春的悸动,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这种种回忆似梦非梦,尽显神秘之美。“我”从梦中追溯过去,即使岁月消逝,有些细节悄然褪色,依然不减往昔时光的梦幻之美。 总之,北杜夫的文字优美,轻松幽默,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读来令人震撼。他试图一步步探寻自己幼年的记忆,“幽灵”是回忆里的任意一段奇妙旅程,也是终其一身都会伴他左右的影子,生死相依。
休憩72nd,这是我第一次读北杜夫,甫读便觉十分普鲁斯特,敏感细腻,回忆充满细节,而被多次提起的和姐姐过家家时磨下的一掬石末,其地位真就是那泡了茶放进嘴里的玛德莱娜点心。读到后期,却又一再想起一本根本不搭界的《在雪山和雪山之间》,那种为自然之伟大雄浑壮阔真诚触动的震撼感,还有那种对景致颇带真情的描述,都给我一种与乔阳一样回顾自然达到心灵和谐宁静的感觉。而乔阳宛如一道光,融入自然全无障碍,而北杜夫则在被震撼、得到满足之后快步下山“回到人群中去吧”!这是两种人生之道的不同选择。北杜夫的回忆缱绻于红尘俗事,而忘机升华思索有成均在山中。作家对于生命和美的理解同样囊括在此书里,我不禁拿它去和《金阁寺》比,为什么深沉内敛与美共存的北杜夫躁郁症了,三岛这球却没确诊呢?
《幽灵》的开篇便问道:“人为何讲述回忆?”小说中的“我”一步一步地探寻脑海深处的幼年记忆,这些细腻感性的文字也许会让我们自己也开始回忆过去的经历,脑海中或许能够闪出许久未曾记起的往事,这种感觉是奇妙的,也是令人上瘾的。
在远足时,看到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坐下看着天空,自然诉说着我心中的神话,文字很美又令人心里隐隐作痛。一本关于反刍回忆的书。
这本书的文风给我一种日式幽玄和克苏鲁风格相结合的奇妙观感(什么鬼),朦胧细腻中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蛊惑力量。类似魔法师叔叔的形象在《牧神的午后》里的好几篇中都有出现,看样子是真的很喜欢啊。
过去是,已经忘却的、沉淀在体内的、苦苦追寻的、面目模糊的、地毯上拼凑出的人脸图案、蝴蝶留在手指上的银白色鳞粉、故事里的女郎蜘蛛、母亲匍匐在肩头的褐色头发、沉睡在墓地里素未谋面的兄弟姐妹……那些冷冽的、暧昧的、散乱的心灵絮语,宛若缥缈的幽灵
在不被注意的瞬间,因为某个画面某个声音抑或某种味道某个触感,往日会突然重现,而这种重现是全息的,画面声音味道触感及其他所有应有尽有,但是再一瞬间,就消失不见,无法找回了。这种感觉看来并不特殊,北杜夫细腻的描绘了它,对此我深受触动。但北杜夫的经历是特殊的,在童年经历太多死的他用忘记来保护自己,成年后再一一找回,使自己完整,让自己真正成长。我该怎么面对它,我还不知道,需要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