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玩偶与珍珠的封面

玩偶与珍珠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出版时间

2021-06-01

ISBN

9787533964597

评分

★★★★★
书籍介绍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最私人的阅读分享;直接译自波兰语原著 ▷从被誉为“波兰《红楼梦》”的文学瑰宝——《玩偶》出发 ▷探寻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玩偶与珍珠》是托卡尔丘克的一部分析波兰作家普鲁斯的长篇小说《玩偶》的散文作品。《玩偶》是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被誉为波兰的《红楼梦》。《珍珠颂》是由米沃什译为波兰文的一个童话,关于一位王子到民间寻宝而忘记自我的故事。 从《玩偶》与《珍珠颂》出发,托卡尔丘克向我们呈现了一堂文学大师的阅读课。探寻了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托卡尔丘克希望通过她的阅读图谱带领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当代欧洲重要作家、波兰国宝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为:“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9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代表作有长篇小说《E.E.》(1995)、《太古和其他的时间》(1996)、《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998)、《最后的故事》(2004)、《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2006)、《云游》(2007)、《糜骨之壤》(2009)、《雅各布之书》(2014);小说集《衣柜》(1997)、《鼓声齐鸣》(2001)、《怪诞故事集》(2018);散文《玩偶与珍珠》(2001)等。 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来观照波兰的历史与人类生活。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她曾凭借《云游》和《雅各布之书》两次荣获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六次获得尼刻奖提名;2010年荣获波兰文化杰出贡献银质奖章;2015年荣获德国-波兰国际友谊桥奖;2018年《云游》荣获布克国际奖;2019年《雅各布之书》荣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同年《糜骨之壤》入围布克国际奖短名单,同名电影《糜骨之壤》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 张振辉,男,出生于1934年,学者,波兰文学翻译家。1960年毕业于波兰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该所长期从事波兰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 著有学术专著《显克维奇评传》《20世纪波兰文学史》《东欧文学简史》(合著)等。译有波兰作家显克维奇的长篇名著《你往何处去》《十字军骑士》,莱蒙特的长篇名著《福地》;普鲁斯《玩偶》等。《20世纪波兰文学史》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东欧文学史》获首届国家图书二等奖。1997年获波兰文化艺术部授予的“波兰文化功勋奖章”,2000年又获波兰共和国总统颁发的骑士十字勋章。
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前言
玩偶与珍珠
一 是否存在所谓的设计?
二 作者是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做了很多心理学角度对普鲁斯《玩偶》文本分析,现代性的主人公,异己性让主人公不属于他以为自己所在的地方,通过重重考验,主人公通过了形式上的超越。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获得了宝贵的自由。《玩偶》还是男性视角的小说,文学依然大量关注不符合规范的事物,童话的象征意味也是一种叙述的圆满。
正如我们在阅读形式上创造出了某种荒谬但浪漫的体验并持续进行,秋裤奶奶不满足于沉湎和搬弄过去已经存在的知识,而是试图在现有的文学体系之上鼎新革故。原来学术论文也可以如此诗意和轻盈 (^-^)/
托姐写书评都写得那么灵,翻译也很给力!至于《玩偶》本身,一看“波兰红楼梦”的名头,我就失去了动力……
托卡尔丘克从心理学、神话学角度解读波兰现实主义小说《玩偶》,对于人物的现代性解读毫不流俗,沃库尔斯基成了时代的异己者,虚荣的贵族小姐成了纸上幽灵,轻盈跳脱,几乎赋予了《玩偶》一种托卡尔丘克式的神秘引力。
一半内容是在做文本信息归纳,一半内容是在套理论分析材料,写得很一般,可以不用读。
整本书最好的是结语:温柔是人格化,共情与不断发现相似之处的艺术。温柔让茶壶开口说话。我的后续问题是:能不能有一个只有茶壶在说话但是人类没说话,全世界范围内只剩下一个人类来和茶壶交流的世界?
书评的外衣下是托卡尔丘克对《玩偶》简明扼要又极具人个人特色的提炼和自我表达,我作为一个没读过《玩偶》的人却仿佛通过她的写作看穿了这部作品的本质;书中无用注释多到影响阅读体验,不太顺畅的翻译让内容的抽象变成了生涩(这种感觉以前读作者其他作品时是没有过的),译者前言对正文的照搬也很难让人有好感。所幸我读的仍是托卡尔丘克。
起初是被封面吸引,看完迷上了奥尔加,一位在专攻领域发展出完整且强大世界观的作家(并且也让我对之前看的海边卡夫卡有了新的理解?
3.5;其实是长篇书评,写作方式值得借鉴——几乎并未正面叙述故事情节(只是在文末大致勾勒了一下框架),重点在阐述原作者的心理变化、手法、技巧、结构,以及自己作为读者&创作者的双重身份,从中收获的滋养(将平日的创作理念也糅合部分进去,如女性形象的书写,灵魂的漫游,宇宙的秩序,叙事角度的可能性等);将《玩偶》概括为“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历史”甚是贴合,宏大的外部事件与无限丰富的内心相遇,在小说的世界里受苦或爱,“和诸神交谈”(“爱情代表神的意志”),“整个现实在人的心中”,所有主次角色都是作者投射的无数分身。
没看过玩偶,感觉应该不错,这书就算了,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