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录了邓氏关于书法史的文章。其中,《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连载于1957年第11期、第12期及第14期《新观察》,主要梳理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由于上述文章发表较早,至20世纪80年代己不易为读者所觅得,故邓国治又据邓氏遗稿整理成《谈谈中国书法的演变》一文,刊发于1985年第1期《书谱》杂志,其主要观点与《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一致,唯更为简括凝练。与上述两篇文章不同,自《王羲之博采众长》至《赵之谦书法的新评价》乃是邓氏就历代著名书法家所撰写的评述文字,内容涉及各家书法特点、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当下书法学习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这些文章,除《看秦桧的字》发表于1979年第3期《书谱》杂志外,其他各篇均发表于1961年至1963年《新民晚报》之《临池偶得》栏目中。至于《论书杂诗》一文,其最早发表于1937年第10期《长城》杂志,后收入邓国治所编《邓散木诗选》中。此部分文章的出版,均以最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邓氏谈论篆刻的文字两种,其一为《锲坐谈话》,最早发表于1936年第3期《快乐家庭》,内容为承袭传统印论形式所总结的治印经验。其一为《印语》,最早发表于1982年第5期《文艺研究》,为邓国治辑录的邓散木边款、书信中讨论篆刻的内容,其中颇多创作的甘苦之言,是研究篆刻以及邓氏艺术的重要材料。此部分文章的出版,亦均以最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邓散木(1898-1963),现代书法家、篆刻家。1898出生于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一足等。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己艺术的评价)。实际上,他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隶书曾遍临汉碑。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他十分热心书法教育事业。举办讲座,编印讲义。著有《篆刻学》《书法百问》《三长二短印存》《厕简楼编年印稿》《邓散木诗词选》等,还书写了不少课本及各种普及读物、学生字帖,在书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贡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