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唐代藩镇研究的封面

唐代藩镇研究

张国刚

出版时间

1987-12-01

ISBN

978753550449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系张国刚先生的博士论文。

目 录

序言

1、引言——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

2、唐代藩镇形成的历史考察

3、肃、代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与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关系

4、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5、唐代藩镇的类型分析

6、唐代藩镇的动乱特点

7、唐代藩镇割据为什么长期存续

8、唐代藩镇宦官监军制度

9、唐代藩镇进奏院制度

10、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

11、唐代藩镇财政收入与分配

12、唐代藩镇进奉试析

附编

唐节度使始置年代考定

武则天废监军制辨误

唐代藩镇动乱年表

跋语

张国刚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2000年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2000年至今主持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工作。著有《佛学与隋唐社会》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用户评论
这本书最近又翻出来读,写的真是又精巧又细致。
此后晚唐史研究的出发点之一,不过旧版错别字很多,建议找人大的新版来看。
基础读物
中晚唐藩镇的形成究其原因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达成妥协,互相维持而造成的,故所谓“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东南的财力、西北的武力是中央政府的支柱,河南制约河北,河北获得自治地位后又为朝廷看守北疆。虽然中央的权威下坠,但就李唐王朝而言,天子依然是天下之主,最为骄横的河朔三镇也尊奉皇帝,他们以获得旌节为目的,无意推翻朝廷。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后经过代、德、宪三朝的不断尝试完成了秩序的重构。新秩序的平衡是脆弱的,作为平衡双方的朝廷与藩镇都受到受制于人的困扰,这使双方都无法再进一步,直到黄巢的到来。(阅读时间:2021年11月6日-7日;自评:8.0;推荐指数:★★★★★)
把藩镇单独拿出来的整理,各章重复内容较多
在前人所习见的问题上所提出的新见解如藩镇局面形成的政治背景、藩镇内生封闭性动乱的经济逻辑、河朔藩镇长期存续的原因、幕职僚佐(游河北的董邵南这类人)的地位与来源等等自属精当,而尤能在陈寅恪先生“种族与文化”的史观之外另辟一经济逻辑(“瓜分王赋”)的蹊径;在前人所未充分注意的问题上亦提出如四种类型藩镇以中原型为中心的三角地缘制衡、宦官监军造成的藩镇内部分化、进奏院对中央和藩镇关系的维系作用等新颖论断。虽然有些描述还不乏粗线条、框架性之嫌,但往往从大处立论,由藩镇而略窥唐代社会构造,甚至触及中国历史某些规律性的东西(限于论文严谨性,作者没有明写,但读过自然会想到),能体现出80年代大开大合的治学风格:注重宏观与思想,而与今日学术界细密的工业标准颇有异趣。
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