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看见与被看的封面

看见与被看

[法]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出版时间

2015-05-31

ISBN

9787535672407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们眼中所见之物的价值,甚至生命,依赖于与我们有观的东西。此话如果当真,那么我们对此命题下的审美、认识乃至伦理条件作何感想?这就是本书——一个关于视觉经验的哲学寓言,试图展开的主题。

在书中我们见到了两个象征性形象,其对立构成了一对不死不休的两难选题。一边是信仰视角的人,他多少把《圣经》中关于耶稣空墓的言语转化成自己的话语:“他看见了,就信了。”另一边是同语反复视角之人,自以为是地给自己的眼光作一个断然封闭的担保,似乎一切均一目了然,近乎自欺欺人:“你所看见的就是你见到的东西”,画家法兰克•斯特拉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说过此话,为了替一种名叫“极少主义”的审美态度辩护。

然而,这个始终徘徊在我们看待一般的可视世界和特殊的艺术世界的习惯方式中的两难选题,不过是一个假两难选题。它需要被超越,被辩证地扬弃。那么怎样才能看而不信呢?怎样才能一直看到里边而又不止步于对所见的确信?

借助乔伊斯和卡夫卡的两个文学寓言,对照一个雕塑品所提供的最简单的图像,以上问题的答案在摸索中形成。一个立方体,一个雕塑家托尼•史密斯的大黑立方体渐渐显示出它的魅力、它令人生忧的怪异性、它的张力。看着它,就是重新审视形式与在场,模拟人形与几何抽象的关系;就是更好地理解实体与空洞的辩证,更好地理解眼前这让我们对它保持尊重的悖反距离。

可是,为了达到这一步,我们必须先建立一个更加精细的“辩证图像”观,重新审视光晕观念——此观念取自本雅明,才能更明白为什么我们见到的东西总在那里边看着我们。这一切的目的便是:建立一个形式的人类学和一个图像的元心理学。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1953年生于法国圣艾蒂安(SaintEtienne),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École des Haute études enSciences Sociales,EHESS) Louis Marin教授的辅导下拿到博士学位, 并于1985年起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并持续至今。他的代表著作包括《在图像面前》(Devant l'image, 1990)、《幸存的影像》(L'image survivante,2002)和《歇斯底里症的发明》(L'invention de l'hystérie,2012)等。迪迪-于贝尔曼的策展实践也是他整体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997年法国蓬皮杜中心与DidierSemin共同策划《印记》(L’Empreinte)、2001年法国弗雷努瓦国家当代艺术工作室策划《一地寓言》(Fabl...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15年夏在当代moma见到作者,买下此书,但唯唯诺诺不敢上前要签名。终于读完了。
不是很好读,只有分析托尼·史密斯关于视觉的“空”的问题时引人入胜,将其作为一个视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无声的问题,犹如一张紧闭的嘴。”
从去来游戏一章开始渐入佳境,对2001的黑石碑所做的最深入探索(雾),形象从何而来?先补上墓葬(匮乏的形象)的知识空白,结合童年的“去来游戏”推出了艺术人类学的基本命题(死者和阴影,在场与缺席,是否一定要超越摹仿原则存疑);以形象-物的模棱两可罩下的双重距离重解本雅明的灵晕(aura),顺带解了现代主义的创新难题,罗莎琳·克劳斯在打格子的方法中发现原创性迷思的地方,于贝尔曼则看到了非同义反复且非溯源宗教体验的“辩证形象”。随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竟然还可以反思形式主义的脉络,你写的好啊写的好啊,真就是只想一口气看完
比较啰嗦
需要在更了解本雅明的时候重读,后1/3第一遍没看懂。有个疑问,作者设置的“人面对棺木产生焦虑”,和存在主义者发现自为|自在时的焦虑(恶心, etc.)是一回事吗?
之前看一些写迪迪-于贝尔曼的论文,感觉也属于法玄哲学一类的学者,真正看下本人论述,还是和清晰嘛,完全和读论文的印象不符~目前看到的对极简主义最清楚的论述,尤其对弗雷德的批评,我觉得这个批评适用于国内绝大多数从文艺学转艺术学的研究者,也就是带着批判理论套路会产生的一个通病。有时候提出一个二元对立范畴,比如“X-Y”,“X与Y”,实际上是要论述两者中间的转化过程,或者之间不同程度的呈现状态,而不是为了选边站或者强迫自己进入辩证讨论。但很多论文其实就是这么写的。
我读得好累
爱疯😍
记住的一些关键词:同语反复、游戏(弗-达)、木纱轴、拟人... “极少主义的作品,一边是‘敞开’内部和毫无瑕疵的表面,另一边是在物体极限上做文章的可辨的论证,它们一起努力构成一个体系:很多极少主义的四方体,都利用特殊材料(镜面、有机玻璃、珐琅)对它们本是棱角分明的轮廓进行干扰,这些物质采集和放射周围空间的各种物象,乃至靠近它们的观众身体,它们在视觉上制造出物体超出自身限制的感觉。”
确实比较晦涩,即便在有弗雷德和本雅明的理论基础上读这本书,有时候觉得他说得玄妙了,史密斯那一段"夜"原本是简单的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被写复杂了。不过第一次发现极少主义的作品大多有"棺材板"的拟人化这倒是有点新意,这和古典图像和死亡、消逝有了对应关系,并且切中图像的"词源",即纪念亡者。最重要的是,图像从一开始单纯的单一性功能走向更为复杂的意涵。同时和《图像的生与死》以及汉斯贝尔廷的《脸的历史》两书中的图像观有了一定程度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