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瓷之光的封面

古瓷之光

涂睿明

出版时间

2021-07-01

ISBN

9787535694645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古瓷之光》是知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全新力作。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上77件至美珍宝,记录下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每个精彩瞬间,深入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 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全方位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点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 读完本书,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更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而不再只是用简单的一个“美”字笼统概括。 涂睿明 著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作家。长物居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景德镇瓷艺复兴,传承传播传统陶瓷文化、美学,推动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化。已出版《捡来的瓷器史》《纹饰之美》《制瓷笔记》。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先秦 | 初生
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 画之初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绘画,最初的造物。
马家窑文化彩陶 | 文明之光马家窑文化距今四千多年,早于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
龙山文化白陶鬶 | 变形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不想写成抽象化或是专业简介型的书,所以书中少见大而化之的术语和专业词汇,更多的配着精美图片的私人化解读。但作者本身有实操经验,所以指点解悟开智,原来很多我们以为是美学问题的,其实是拉坯烧制上的无法落实,有些色少素朴其实是时代技术限制,有些造型是为了避免流釉和积釉,等等。相当一部分研究陶瓷的人美学储备偏重国学和日本文化,然而这位把陶瓷和博尔赫斯拉美之类的跨界联想让人觉得莞尔。美学涵养谱系较广。
陶瓷的美,多因实用而产生,却常能超越实用,有了自己的生命。
选取从秦至清77件陶瓷类珍宝多角度切入解读,为避免过专业化,用语也是通俗易懂,虽读来轻松愉快,可浅尝辄止却也不怎么尽兴,权当欣赏一番。(可太喜欢那个的德清窑黑釉鸡首壶了,“壶身丰满鼓胀”壶口小🐔嘴O的实在太可爱了)
作者文笔生动优美,充满激情,不似传统辞书式的罗列,信息量却不少,挑选的瓷器照片也精致。在他的解读中,每件瓷器拥有了生命和自己的故事,如星星般缀在历史的浩瀚中。 书的排版如果把瓷器照片直接放在章节标题后,也许更方便文字的阅读和理解。
对各朝代的代表瓷器有了更深了解,不过内容更注重美学,希望看到工艺方面的内容。
整本书都特别讨巧。第一是巧在一物一说,数千年形形色色的瓷器,作者选了经典的来说。第二是巧在措辞,作者对瓷器的爱,从字里行间漫溢出来,热情洋溢十分蛊惑人心。第三巧在最后结束的瓷,写了慈禧的大雅斋,隐隐能看到作者借物感慨兴替的“志”。 我想,作者应该是很有趣的人吧。在调侃瓷器的同时,又不失科普。分寸上,尽管个人夸夸痕迹过重,但也理解热爱带来的狂热滤镜。 对瓷器感兴趣,想要入门了解的,五星推荐。
读完以后再回看瓷器,拥有更多新的视角与美的体会
古瓷文化入门扫盲最佳读本
看完涨点知识。也算是知道xx地就是xx底色的意思、景德镇名源自宋真宗景德元年、哥窑定窑汝窑这些名词、冰裂纹是胎釉材质不同热胀冷缩开裂结果、唐宋有南青北白之说、不同器形、一方顶十圆、元青花、斗彩填色工艺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如此,下次看到陶瓷估计还是啥也品不出来,但至少不会感觉到陌生了。
我是一个瓷器的门外汉,每次去博物馆看展,我只会说,挺好看的。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居然懂得了初步地去欣赏一件瓷器,去解读瓷器背后的故事。这本书,特别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