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消失的微生物的封面

消失的微生物

[美]马丁•布莱泽

出版时间

2016-07-01

ISBN

9787535785855

评分

★★★★★
书籍介绍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现代疾病”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

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布莱泽申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 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马丁·布莱泽提醒我们,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会危害我们自己的后代。

作为人类微生物群系研究的先驱之一,马丁·布莱泽在本书中既从科学的角度梳理了上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又从个人及社会的层面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广大的中国读者,特别是生物科研工作者、医疗卫生从业者、政府机构决策者,或可从中有所借鉴。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推荐序
第一章 现代疾病
第二章 我们的微生物地球
第三章 人类微生物群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6年第76本。太精彩的一本,五星推荐。抗生素是人类伟大的发现,但它的滥用也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后果。很多疾病的缘由,都是在婴儿时期接触抗生素造成的,肥胖症,糖尿病,甚至自闭症。使用抗生素造成人体内微生物群系的改变是其关键。如何控制好这把双刃剑,是政府,医疗机制,医生和患者每个环节都要做好的。
如无必要,不要使用抗生素。身体内的细菌加起来有3斤重,千百年的进化,它们已经和身体达成默契(互利共生),而抗生素的滥用,迅速破坏了这种平衡。医生给小孩开抗生素,尤其要注意,虽然能治好当下的病,可谁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并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东西,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挺搞笑的,作者的女儿拉肚子都治不好。
啰嗦了。一篇文章就够了。
哮喘、胃反酸、过敏、血凝不佳、肥胖都和人体微生物的缺失有关,读后感慨“我们的科学是一滴水,我们的无知是一片海”。
一本值得一看的科普书。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但性价比不高,可以先看电子版,觉得值得囤在书架上再买纸质也不迟。偏学术性,《肠子的小心思》更实用,但都读一读,会巩固相关方面的认识与理解。(2022年2🈷️22号)
相对客观的描述,尤其是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部分的描述,有理有据,论述自成一体。但是中后段,很大部分都是在讲述人体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多种疾病的相关性,缺乏验证因果性的一些实验支撑,虽然这部分内容也挺发人深省的。
庆幸的是目前国内医院在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上越来越克制。阅读类似的书籍需要一定的门槛,不在于基础知识的累积,而在于质疑的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确如此言。书中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等种种微生物与人类共生的关系,类似于适者生存的选择,然而古老的躯体不一定适应当下,这其中的关系还需要继续探究,书中很多内容只是一种猜测,未经证实的观点,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验证,但是其主旨,避免滥用抗生素,是正确的
人类对世界仍然所知甚少,需要对隐藏的因果心怀敬畏
值得一读,也许作者的观点不能完全被证实,但是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