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出梁庄记的封面

出梁庄记

梁鸿

出版时间

2013-03-31

ISBN

9787536066984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2010年《中国在梁庄》出版,它是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

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出梁庄记》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务工时间长达20年以上的有26个,外出务工时间10年以上的有15个,平均外出打工时间为16.7年。

然而,他们进入了中国的哪些城市?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流转?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他们怎样思考梁庄,是否想回去?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历史形象,他们的身份,是如何被规定,被约束,并最终被塑造出来的?

中国有近2.5亿农民和梁庄打工者一样,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长期远离土地,长期寄居城市,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未曾熟悉。然而,他们构成完整的农村与城市,构成完整的中国。他们是一个共同体的存在样态,我们是如何思考并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了他们的生态发展?

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

——阎连

《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李敬泽

这两年多来,梁鸿的很多时间花在了寻亲之旅上——寻找在国内其他地方务工、生活的梁庄乡亲。《出梁庄记》是又一部“非虚构”上佳之作。由于作者的着眼点有足够强大的辐散性,并不特意显露的人性思量、民生关切和家国情怀便更具内在的感染力。

——施战军

梁鸿老师将那个“隐形的中国”带入我们的视野。《出梁庄记》它推倒我们的傲慢,迫使我们去正视那个有血有肉却早已为我们熟视无睹的城市打工人群。令人疼痛的不是其中的残酷,而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承受者本身——在这些残酷面前的无动于衷。

——刘瑜

梁鸿,女,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已出版《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等多部学术专著。

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

目录
写在前面
书中主要人物
第一章· 梁庄
闲话
离开梁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修行81st,昨天下午入手读到晚上九点,一气读完,现实是最有震撼力的东西,结合我在农村长大那十年的所见所闻,震撼的说不出话来,这是本不需要太多评述的书,忠实的反映了生活,反映了我们没看到的世界的运行方式,足够有力,强推之
“一个词语越被喧嚣着强化使用,越是意义不明。与其说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符号,被不同层面不同阶层的人拿来说事儿。人们抱着面对奇观的态度去观看,既泪流满面感慨万分,又事不关己冷漠无情。只有轰动,而没有真正的事件。
用Kindle在地铁上看完此书,整个过程感觉不太舒服。同样是非虚构类的作品,何伟的中国三部曲跟梁鸿的这两本关于梁庄的书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前者更为客观和朴实,没有太多居高临下的判断式写作。后者的写作,我总觉得像是先有了一个模式,一个判断,就是农村人很苦逼,很愚昧,很小人,然后再按照这个判断进行写作。在整个过程中,作者首先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角色,对她那些农村的亲戚是一种审视的状态,这种“凝视与被凝视”的写作模式凸显了作者与其他人之间的隔阂。全书主观的评判太多。其实我好奇的是,何伟本身来说,应该也算一名知识分子,为什么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能把自己知识层面的那些东西完全放下,我们的教授们却把这些当成盔甲,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
作者老是把自己的想象加在描写对象上,读起来特别讨厌。
这么一本旨在记录的书,有太多价值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自上而下的俯视。有这时间还是应该多看几遍《江城》。
作者更像是梁庄人生活的旁观者而非亲历者。同为梁庄人好像也没有让作者和其他挣扎在生存和生活线上人有更多的共情。不过大概大家都一样,都是别人生活的旁观者。每章节后面几句形而上的分析评判简直画蛇添足。给中文写作多打一颗星。 贫穷之于女性更危险。作者是如何做到对同为女性的人受到的暴力视而不见并遗忘的?大概生在梁庄的女性因着婚嫁离开了,而嫁进来的女性也只是异乡人。
出身农家,我知道亲戚朋友和邻居就是过着类似的生活,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或多或少地见过或者听过,这种题材对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只是我从未深入他们的世界,关心了解过他们的情感,记录并且思考他们的生活。感动于有心人去记录这些无名之人的苦和痛,告诉世人他们是那样努力地活着。
流水账一样地记录了很多个体的故事,有点凌乱,阅读起来不太容易代入,走马观花一的感觉。但是这样的调查和记录,就值得尊敬。
三星半,感觉作者持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进行的这次长久的谈话和采访,但是作者在后面也承认了自己的态度。另外半颗星给文中熟知的河南话
他们在说着死亡,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仅仅二十年前,好像就是那个样子,但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