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闹城的封面

闹城

苏丹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53609146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 编辑推荐

★知名设计师、清华美院教授苏丹回忆山西往事,看顽劣少年如何成长为清华教授

“闹城”即山西太原。一座大型重工业社区,被安放于古老的太原城中,形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熟人社会,一座座功能各异的厂房成了孩子们的后花园,而“我”是那群最能折腾的顽童中的一个。

★真实记录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北方日常生活图景,捕捉各行各业人物群像

做面食、挖菜窖、看露天电影、去集体大澡堂洗澡,那是北方人记忆深处的场景;八级工匠、崩爆米花的人、采购员、民兵,那是往昔岁月里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这是活生生的“口述历史”。

★全书配以杜宝印、刘力国、王宏剑、王宁等多位当代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极具欣赏价值。与文字参差对照,充满了魔幻现实般的荒诞感。

★余世存倾情作序,贾樟柯、朱大可、杨澜诚挚推荐

他在太原城长大,但他的成长经历,涉及的人物、场景足够丰富,个人、群像、众生相,足够超越局部的太原一地,而反映我们社会的变迁。一部个人成长史和社会变迁史的杰作。

——余世存

太原道上的苏丹先生,为我们证明了触键写作的流畅快感,互动交流的写作延伸。这是一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写作试验,也是一次行为艺术。苏丹赋予芯片情感,在虚拟世界里重建了故乡。

——贾樟柯

苏丹的私人记忆,以家庭树、邻里和校园为轴心,借助有序的时空罗织丰富的细节,细腻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北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景。在一个公共叙事被任意删除和涂改的语境中,这种高品质的私人记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只要这种文本足够多,就能填补“宏大叙事”所带来的历史空白。

——朱大可

苏丹教授的《闹城》是一本拿起来就要一口气读完的书。这不仅因为他把我们对于一个时代的记忆,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都激活了,还在于他带领我们用艺术家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青春,看到真实背后的荒诞、残酷背后的温情。书中艺术作品的选择和对记忆的艺术化处理,都让人着迷。

——杨澜

◎ 内容简介

《闹城》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苏丹教授撰写的回忆录式长篇叙事散文集。

作者以重工业城市太原为背景,记录了其在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生活经历,将个人成长、家庭发展与社会变迁融为一炉,具有深刻的文学性和重要的历史档案价值。苏丹带领我们用艺术家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青春,看到真实背后的荒诞、残酷背后的温情。书中艺术作品的选择和对记忆的艺术化处理,都让人着迷。

作者在重现青葱岁月的同时,还以艺术家的专业视角回望过去,重新思考空间、城市等问题,加深读者对艺术与设计的理解;把时间融入空间,有一种时空对应的怀旧美感。书中配有多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与文字参差对照,颇令人玩味。

苏丹,1967年生于山西,著名设计师、设计教育家、艺术策展人,北京市政协委员。曾任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美院副院长。现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长、米兰新美术学院和多莫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

主要从事当代设计教育转型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代表作有《1001页:苏丹艺术与设计微言集》《迷途知返——中国环艺发展史掠影》《工艺美术下的设计蛋》等。

目录
序 我们的“清明上河图”
自序 龙城之“闹”
第一辑 人生序幕
二月羊
父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60后写的回忆录,令我这个80后看得极为共鸣!“闹城”太原,其实更是中国的缩影,他笔下的故事因此也就更具普遍意义。20200613
太有意思了,作者是60后艺术家,在2017-2019年写了系列回忆太原生活的文章,多年过去,回忆依然生动鲜活。我边看边笑:小男孩的世界真大啊!挖地道,探索防空洞,趁火车经过压钉子做玩具,偷砖头修乒乓球台……作者回忆的不仅仅是他的童年,也是那个历史时代里一个群体的截面。 咱们工人有力量!
2022/112 重工业城市太原70-80年代作者的个人小史。
看得出来作者对历史、对制度有自己的立场和情绪,尽管书里没怎么提到那段记忆
很少看到能唤起如此强烈乡愁的书,虽与作者有着时代差距,但自己的童年仿佛被陈列在书中一样,历久弥新。我的故乡在一座小城,可以算得上小号的闹城。快五年没回过家了,真想念故人与旧时光
讲太原的八零九零年代的生活,文化,经济,社会。每次翻开这本书的观感,都取决于当下的心情,因为离自己的生活太近了。
这本书的书名起得妙,既贴合了太原方言中常用的动词“闹”,又点明了一个鲜活闹腾的时代风貌。书中涵盖了作者从出生到高中毕业的经历和回忆,主要以充满童趣的社会面貌侧写为主,没有刻意提升高度,倒也切合回忆的年龄特质。文字依然是清爽生动的,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讲述大学之后生活的《黑白之城》。
回忆作者故乡太原的书,还原了七八十年代的氛围,因为作者的专业背景,还很好地用图片和文字描述了那个时代的城市空间环境,以及这种空间中不同类型的人。
签名本,装帧精美,作者的记性真好,只是叙述上夹杂散文抒情和分析论说,文体很别扭。
作为同年代的,虽然不同地域,代入感还是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