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立于桑给巴尔的封面

立于桑给巴尔

[英] 约翰·布鲁纳

出版时间

2019-07-01

ISBN

978753649511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想象中的2010年,人口过剩和资源枯竭让绝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极度贫苦阴暗,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与此相比,雅塔康宛若天堂。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粮食和肉类自给自足,甚至开发出了改造人类基因的技术。还有贝尼尼亚,这个国家经济落后、人口过多,偏偏却一片祥和,连吃不饱的穷人都感到幸福。 美国政府的间谍唐纳德前往雅塔康,试图弄清基因改造技术的真伪;通技公司副董事长诺曼则前往贝尼尼亚,在人工智能撒缦以色的帮助下,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和地理优势建造一座大型工厂。由此,一幅三个国家对比、穿插的画卷徐徐展开。其中有阴谋,有欺诈,有冷血的刺杀,也有微弱的希望…… 本书为1969年第十七届雨果奖获奖作品。 约翰·布鲁纳,英国科幻作家,其创作深受科幻“新浪潮”运动的影响,同时有意识地借鉴主流文学,尤其是多斯·帕索斯的“群像小说”。1968年,布鲁纳完成了他的代表作《立于桑给巴尔》:多人物、多角度、兼顾宏观与微观,全景式地展示了一个阴郁的近未来世界——人口暴涨、资源枯竭、传统家庭与社会关系分崩离析。 人文关怀之外,布鲁纳对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有独到见地。创作于1975年的《电波骑士》预见了电脑病毒的出现,我们熟知的“蠕虫病毒”一词即出自此书。 1995年,约翰·布鲁纳参加了在格拉斯哥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与会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目录
序言
背景环境(0)
背景环境(1)
世间百态(1)
人物追踪(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鲸油渣的,写法独特,人物众多,构造出了一个可以称为平行世界的2010,厉害
为什么这么冷门,呜呜……
总觉得结尾有点平淡。但总体来说非常有趣。
已购。四星半。写得很炫,译得也不错。这样大部头的世界观架构以及展现,学不来学不来,心里得煞煞清才行啊~ 一个很小的点:69年的雨果奖获奖作品里已在警惕电视机了。在电视里看到你自己的脸,听到你自己的声音,那种感觉非常奇怪。在里面,你穿着你从未拥有过的衣服,做着你从未做过的事情,去了那些你从未去过的地方,给你的感觉却很真实。因为当今世界,电视就代表着真实。明白了吗?我们清楚地球的大小,因此我们无法接受现实世界被局限在我们看得到的地平线之内。电视转发给我们的世界更为真实。
其实没有看完 第一册太乱太散,又因为写得太早。。。
光怪陆离、翔实到充满呼吸感的未来学文学。故事以高度碎片化的文本铺开,让人联想到《辐射》中的终端机文本,但在细碎无端这一点上,这本书无疑做得更加过火……熬过了初读的不适感后,慢慢地开始浸入那个幻想乡的社会生态,几乎每一章都能从虚构的文字世界中收获那种让人惊奇的Deja-vu,不得不说,作者对于未来的幻想和洞察是极可怕的。中后段则是更加愉悦的阅读体验了,持续发力的主线继续与穿插其间的叙事碎片交织,如叠韵,似唱和,妙不可言。
在我心目中是科幻文学中最顶级的一批
怪异的风格,就像一锅乱炖,需要慢慢理清作者要写的到底是啥……太费劲了。
我心中的科幻小说前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