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电波骑士的封面

电波骑士

[英] 约翰·布鲁纳

出版时间

2020-01-01

ISBN

9787536497290

评分

★★★★★
书籍介绍
约翰·布鲁纳笔下的21世纪,网络监控无处不在,掌握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危险分子尼克·哈福林格在多个身份之间腾挪闪躲,却终究没逃过落网的命运。 面对大脑被重置的严厉惩罚,他创造了一种能改天换地的武器。他的发明不仅撼动了书中的财团巨头,更给我们的现实世界永远蒙上了一层阴影。 约翰·布鲁纳,英国科幻作家,其创作深受科幻“新浪潮”运动的影响,同时有意识地借鉴主流文学,尤其是多斯·帕索斯的“群像小说”。1968年,布鲁纳完成了他的代表作《立于桑给巴尔》:多人物、多角度、兼顾宏观与微观,全景式地展示了一个阴郁的近未来世界——人口暴涨、资源枯竭、传统家庭与社会关系分崩离析。人文关怀之外,布鲁纳对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有独到见地。创作于1975年的《电波骑士》预见了电脑病毒的出现,我们熟知的“蠕虫病毒”一词即出自此书。 1995年,约翰·布鲁纳参加了在格拉斯哥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与会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目录
第一部基础施压手册
第二部德尔斐科拉科尔小舟
第三部连接脑力竞争
用户评论
抱歉,全部看完后还是对作者想要表达的要义感觉很模糊。开始好像是拒绝脑力竞争反对精英操纵大众,对违反伦理道德科学造人表示厌恶,似乎是反技术派;接下来说着说着又在反对全网监控,宣扬所有信息自由,似乎在反集权;但大结局时的出逃操作以及一人拯救一镇,感觉又自打脸回到了隐约的超人主义……所以,这书除了赛博不是那么赛博,叙述方式确实有趣外,实在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
在译文版杂志上看过,这种回忆和现实不停切换的写作手法看得我头晕。背景设定在现在看来有点老旧了,语言和文字有些晦涩,阅读体验不是很流畅。
科幻作者通病:有设定概念,没有写作能力。这故事有点莫名其妙的。
想象力极为爆棚,涉及政府秘密机构与非法人体实验、互联网与社会控制、身份改写、计算机蠕虫病毒对抗、信息开放与去隐私化乌托邦……本书成书于1975年,作者在当时受到水门事件的启发,担忧美国政府在冷战对抗的借口下侵犯合法公民的权利;成书年代较早也让科学设定带有一点电话飞客的色彩,但放到当下阅读却似乎预言了大数据监视型社会的不详未来,成为赛博朋克的一种先驱作品。(4+)
资深科幻迷必读
布鲁纳对互联网的想象太美好了,现在看来甚至很讽刺。
历史地位大于故事内容的作品,考虑到成书年代,作者还是很厉害的。读完第一感觉还是不知道主角到底在反抗什么。
除了语言较幽默,其他一般
黑客通过技术击败极权政府的故事,在现在实在不算什么好的创意,但是考虑到年代,又是一个很酷的故事,但是其中有很多不知所云的单独篇章,估计是文化背景差异吧。。。
不如《立于桑给巴尔》,但是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