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结尾的意义的封面

结尾的意义

(英)弗兰克・克默德

出版时间

2000-03-01

ISBN

9787538257205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者在书中阐释了依靠虚构制造意义的必要性。《圣经》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读者由它的结尾向开头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圣经》从开头的《创世纪》到结尾的《启示录》为人类历史提供了一个能产生意义的“十分完美和谐的结构”。古往今来,多少人凭借这一结构认识世界与自我。这一虚构满足了生于历史中间,错过了开头,又赶不上结尾的人确定人生意义的需要。因为按西方阐释学的原则,结尾必须申明开端的目的,必须赋予中间过程以秩序和意义。这也是文学这类”解释性虚构”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这本书针对的是在文学、神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兴起的否定结尾、开端和结构的思潮。作者承认:现在人们难以“想象生活的时间和世界的时间的关系”,并主张文学与批评必须适应现代生存环境,但是并不相信历史连续性会被断裂与危机所取代,要有一条可行的中间路线——“我们的故事必须做到既能发现纯粹的连续性,而又不使自己变得连续”。

弗兰克克默德是剑桥大学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哈佛等美国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被誉为本世纪最博学的文学批评家之一。由于他的学术涉猎面广,有人认为“批评家”的头衔比“文学批评家”更适合于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结尾
第二章 虚构种种
第三章 没有结尾或开头的世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3/11/21日读第一次 2016/9/24日对照英文,读完第二次 1965年的讲稿,中文翻译可能已经尽力的,看英文的时候发现有些重点没有能够在中译本中凸出出来,比如斜体字,拉丁文等。其中的文学史和基督犹太背景可能是最大的阅读障碍。 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还是他对于“文学虚构”所做的功能性理解,只不过,在一个当下已经沦为可能是他口中的“第三阶段”的文化改造看来,虚构虽然不至于成为神话,但是他仍然无法给世界带来平静。对于现代的理解,他的某些预见是犀利的,而且这些现代状况并没有多大的好转。然而这种情况是怎么出现的,似乎从文学的角度只去谈虚构的种种还是不够。演讲稿总是没有专门的论文来得那么条理分明,研究文学的谈哲学的观念时太容易发生偏移……
译毁
这本书和《摹仿论》、《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一起被西方学者认为是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三部文学批评著作,但读完觉得体量上还略逊一筹,难言巨著。不只是虚构理论,还涉及一些宗教以及小说中空间和时间形式的批评。但也意识到是本可能会用到的书。上河文化会出一个新版,等着买回来再重读一遍。
这是一本神书,神奇之处不足为外人道也(关于反小说,关于个人的一些思想变动)。就书本身而言,跟我开卷前的想象相当不同。张源老师思想史课上明白了科学对神学的模仿,现在愈发觉得我们置身其中的感觉框架太值得一一去弄明白,有缘的话。关于末日启示,玛雅预言的2012年12月是我记忆当中的一次,有人很认真地做了方舟,可以抗洪抗震等等,跟60后诗人交谈时得知他们经历过世纪末的一次,人类真好玩。任何一次末日我们其实都会相信,然后在启示被证伪后无所谓似得活下去“修改日期等待下次”。好奇卡夫卡怎么看待启示? 另外,迄今最美的两个结尾,1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谁说中国人不擅长表达感情了)2是“有个姓胡的小姐呼你,祝你万事如意”。此两条,无出其右。
前半本真是晦涩得可以……掺杂了太多对宗教/神学的讨论,看得一摸黑。后半渐入佳境,对恶心/麦克白的分析很有意思。对镜子/emblem的讨论很能与卡尔维诺对参。
多次提史蒂文斯的一本书,文风写得也和他一样。
看前两章即可,翻译太差了,读得云里雾里
囫囵吞枣读了一遍,从启示录到萨特太精妙了还需要重读
弗兰克·克默德确实是兼具现实感和形式敏感的批评家,从《启示录》的末世论出发,讨论虚构作品中的时间形式,下次细读。人类需要将开头、中间和结尾的连续性所构造的和谐关系强加给现实,以获得生活的秩序,但现代世界已经无法相信自在的和谐关系,甚至在小说中也是如此。因此,作家需要注重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张力。首先,一部小说不可能完全具备不连续性和纯粹的混乱(即使新小说尝试做到),因为如果这种状态真正被达到,那么就不存在一部小说了,所以,小说固有的形式不得不构造出一种连续性;但同时,小说如果不在形式中容纳一种现实的无序,像乔伊斯那样,在小说中表现偶然的事实,那么,现代读者将不会天真地在其中找到慰籍。一位有责任的批评家应当思考现代社会中,虚构与现实这种充满斗争和紧张的关系,不能让充满危险的,真实的虚构出现(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