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抗争宿命之路
李杨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06-01
ISBN
9787538707182
评分
★★★★★
书籍介绍
李 杨 1963年生于湖南长沙。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
目录
目 录
前言:“形式的意识形态”
上编:叙事篇
第一章:叙事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叙事――组织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2遍
好像是李杨老师的博士论文。
立论比贺桂梅客观 没那么双标 也比贺直接激进。建构野心造成的散论暴露了知识结构和思考行文的缺陷 同时也有把叙事抒情象征本质化的嫌疑
“反抗现代性是现代性逻辑的一部分,换言之,现代性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包含了这种反抗。”阅读本书得一直保持思考,还得面对马克思和哲学的考验。对毛泽东诗词的重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贯穿全书的分析,以及关于“话语”“现代”等种种理论之运用…这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
虽然有很多游离文本的莫名的理论,但其中的分析也不乏深具启发性的地方。勉强3星吧
叙事—抒情—象征
想起20年冬末李杨老师在贺老师新书研讨会上两人的发言,虽然都是当代文学研究,但是差异或许就在这里,“在二元对立之中,反抗越激烈,就只使这种逻辑力量更加牢固”。对宿命的反抗,或许恰恰是宿命的一部分。
2018年想读,终于找到书读完。是本很好的书,受时代影响,写了很多理论及思潮,略去不看,整本书、各个篇目逻辑很清晰,分析也很精彩。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成及生产,读出历史、现代性、他性、话语在特殊时代的作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构建民族国家,升华阶级的重要文艺手段,把文本放回时代中,才理解时代文学热潮来去始末。另,文中对毛的分析很有意思,是从前未曾想到的。
前言中部分立论是站不住的,所以不管下文如何,读者都会怀疑最后结论的可靠性。文学研究要了解其他艺术的特性,如舞台艺术特别是戏曲,不管新旧,都是需要程式的,新戏旧戏都要有亮相,现代京剧也是如此。它虽然是全新的事物,不是话剧加唱,但既然属于舞台,就不能脱离舞台艺术的规律,所以不能说新程式等于公式化。文学批评不懂舞台艺术,不懂京剧、舞剧革命,又受当时意识形态氛围影响,妄下论断,这是很不妥的。
不少判断是准的,但也只停留在判断上了,只能说“富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