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事后的封面

事后

陈冠中

出版时间

1970-01-01

ISBN

9787539251844

评分

★★★★★
书籍介绍

陳冠中繼《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後寫成《事後─本土文化誌》,寫的還是香港人、香港事。新作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與《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成一系列。

作者說自己是在香港開蒙,想借此書追憶,到底是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書開蒙了他。對於作者來說,香港最生猛的,大約在七十年代,那是香港文化脫胎換骨的時期。文化既是個多義詞,文化創意產業更是神奇、混雜的一體多面,那就是陳冠中筆下的細藝:細藝無分廟堂江湖,各自修行、各顯精彩、各領風騷,卻共譜時代精神。電影、電視、電台、音樂、報紙、雜誌、圖書、漫畫、美術、工藝、時裝、設計、收藏、廣告、建築、攝影、戲劇、戲曲、舞蹈、小說、散文、詩歌、報導、評論、學術……在這裡,作者對自己長大的小地方這麼有感情,並且有勇氣大聲喊出來:Kowloon, Kowloon Hong Kong, we like Hong Kong, that's the place for you。香港是我們的城。

作者更希望拋磚引玉,引起興趣,讓大家也寫,一起記下香港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我們的集體記憶。

陈冠中,1952年出生于上海,长大于香港的著名文化人。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及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

1976年创办香港《号外》杂志并任总编辑及出版人至1998年,曾监制及策划多部香港及美国电影的制作;从1990年代起,穿梭于内地、台湾及香港之间,从事媒体、文化和娱乐产业经营,目前在北京居住。陈氏是香港“城市生活文化评论”的先行者,曾出版《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半唐番城市笔记》、《香港未完成的实验》、《波西密亚中国》、《香港三部曲》等。

目录
前志
急进波士顿
到毕业才有头绪
新闻写作的学徒
速成记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应该是本陈冠中很私人的香港文化记忆簿,看得出他很怀念六零年代到八零年代的香港的种种。然后看到谭家明找他写《烈火青春》的段章时,我在想,若果没有谭的邀请,没有陈冠中的加入,《烈》会不会跟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一样,“香港新浪潮”会不会就少了很多文化谈资?若果谭出一本回忆录,我一定第一时间买来看。
友人推荐的书,推荐时说比梁文道更好。我本身没怎么看过梁文道,也不好比较。这本书读到讲香港电影时是最让我亢奋的,对于港片,无论电影还是tvb,我一直都很喜欢。当然,对hk也一直怀着喜爱的心。再者,我发现我在看这类书时是很容易找到快乐感的,大概是因为年代相差太远,在看到些自己熟悉并且喜欢的名字或者事件时,是有喜悦感的。我想读书最大的收获是认知能力,就像我一直乐此不疲的看书,最大的原因之一是能在书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很想看看陈冠中的《什么都没有发生》。
子阳的书,没有任何价值
一个香港自由左派知识分子是如何炼成的
重新读完了 有一小半也是其时我的感受
文化切片,多元混杂。不过开头讲70年代波士顿的那几篇反倒最合我心水。毫不掩饰他受counter-culture的洗礼,六十年代的文化底色。
Nagie życie. Zła powieść.
比较粗疏,适合地铁路上看,能了解一些香港文化界的往事。
讀的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版本。
零零散散,私人香港文化史,可读性强,但绝大部分人物都很陌生。看完以后感触颇深,原来香港文化繁荣自有其原因。不少民国大师避难香港,开馆授业,中产的布尔乔亚们还能在英文环境下窥探到国际窗口,出国后将欧风美雨带回香港,中西合并。再加上经济的繁荣,欣欣向荣,造就盛极一时的香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