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甜蜜的苦楚的封面

甜蜜的苦楚

[澳] 考琳·麦卡洛

出版时间

2018-10-01

ISBN

978753998286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克朗达郡的人们有个疑惑:是什么让拉蒂默牧师家的两对双生花,出落成迥然不同的美人,又选择了迥然不同的人生?

艾达独立果敢。只是她的梦想,远在小小的克朗达郡之外。

格蕾丝生性浪漫。她等待着一个一起欣赏蒸汽机车的人,带她步入安逸温馨的主妇生活。

草窠为人理智。她宁愿献身于医学,而非虚无缥缈的爱情。

至于最美丽的小妹妹吉蒂,则渴望有一天,灵魂能先于皮囊被看见,被赞赏。

当大萧条的铁蹄踏过澳大利亚,四姐妹也渐渐品尝到自己每一个人生选择的甜蜜与苦楚。

编辑推荐

◆文学史诗《荆棘鸟》后,澳洲国宝作家考琳·麦卡洛又一部史诗杰作。

◆考琳·麦卡洛享誉世界,是澳大利亚政府认证的“当世国宝”。

◆代表作《荆棘鸟》累计畅销超3000万册,暌违40年后再书重磅遗作,又掀爱情史诗狂潮。

◆为了生命中的甜蜜,我甘愿拥抱每一次甜蜜的代价。

◆两对双生花,在爱情和理想间挣扎,演绎出四段“反简·奥斯汀”故事。

◆麦卡洛作品已横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瑞典、芬兰、丹麦、荷兰、匈牙利、土耳其、波兰、立陶宛、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30多国。

媒体评论:

麦卡洛无与伦比,她笔下每一个角色都鲜活得令人赞叹。——《纽约时报》

考琳·麦卡洛,登峰造极的讲故事大师!——《洛杉矶时报》

喜爱《荆棘鸟》的读者会发现,麦卡洛的《甜蜜的苦楚》将带我们重回澳大利亚的往昔时光,一起感受四个女孩聪慧、激情与脚踏实地的人生。——《澳大利亚女性周刊》

书中对大萧条时期澳大利亚社会的剖析,还有对性别歧视和女性挣扎的详尽描绘,简直太精彩了。——科克斯书评

又见麦卡洛式风格……本书突出了麦卡洛作为一个作家的强大力量——极其灵动的描述、快速发展的多重情节、热情而丰富的叙事、犀利的人物对话,以及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感……本书引发我们去思考爱的意义、去反思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在未来投射出的涟漪。——《邮政快报》

看过了其中对家人羁绊的温馨演绎,你一定会把这部佳作分享给朋友。——《更好的家园》

《甜蜜的苦楚》用精准、简练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同时对于历史的设定也引人入胜……作者经过了精心的研究,并巧妙地将历史与情节相结合。

——《时文选读》

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1937-2015)

享誉世界的澳大利亚作家,1997年被澳大利亚政府尊为“当世国宝”,2006年被授予澳大利亚荣誉勋章。1977年,麦卡洛凭借《荆棘鸟》震惊世界文坛,这本书累计畅销3000万册,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

麦卡洛命途坎坷,性格坚毅,早年当过老师、图书馆管理员、记者,也曾因医用肥皂过敏放弃临床医师梦想,退而选择成为一名神经病理学家。“祸事一桩接一桩,好像永无宁日:鸟在我头上拉屎,恶狗撞我的腿,耗子嘲笑我……”她笔下的故事,道尽生活的苦乐参半,她笔下的女性,也总有一股韧劲。

麦卡洛著述丰富,类型涵盖爱情、历史传记,甚至音乐剧。2015年,麦卡洛病逝,《甜蜜的苦楚》成为其遗作。故事依旧发生在她的故土南威尔士州,但历经三十多载岁月洗礼,她笔下的女性也更成熟、现代,在爱情和婚姻之外,追求着更...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部 四个新派护士 001
第二部 嫁了一个,还剩三个 087
第三部 新来的院长 175
第四部 大难临头 289
第五部 钉住蛇头 42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女性主义小说。三十年代的女性还是丈夫的私有财产,但他们并不向命运低头。艾达嫁给同性恋政客换取学医的机会,格蕾丝在丈夫因经济危机自杀后成熟独立起来,海瑟独身并当上院长,吉蒂离开控制欲强把她当作政治花瓶的丈夫,宁愿成为喜欢的人的情妇……
没有小时候读荆棘鸟的体验,如果删掉“读过”大概会忘记内容,诶100年前澳洲小镇的居民风貌还有些印象
“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这难道不就是“甜蜜的酸楚”么。时隔多年,麦卡洛依旧用着荆棘鸟般的人生哲理写下了她生命中最后的绝唱。
四姐妹中对于草窠的描写少了些,和《荆棘鸟》比,是平凡真实的人间故事。
20190405
我觉得还是能上8分的。每个角色都有令人喜爱和令人咬牙切齿的一面,除了杰克…做渣男还要立牌坊非常厌恶这个人,几个女主给他的福利也太多了点。
很久以前忘记什么原因想看的书。挺长的小说,越往后越有意思,有时代的局限也有超前的思想。四个女孩略有些脸谱化但都各有各的可爱。思来想去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共鸣,但即便作者足够细腻,虚构形象也很难展现复杂的我自身。
在20世纪20年代即1929大萧条期间的4姐妹的护士职业生涯及爱情故事。如果不是麦卡洛写的,还真不会买这种主题的书。 故事内容一般,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每个人都完全不一样。阿熊在大萧条中悲惨遭遇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对Socialism的描写和看法显示出了作者政治上的无知和偏见;表面上显示出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不过还是站在中产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角度,只要给了人民福利不考虑剥削程度就是好政治家了🤗,只要中产阶层过得去就算不错了,说无产阶级专政缺乏个性,又把模糊抽象的无限自由拿来吹捧;把物质之上的精神拿来空谈,写什么善良,仁慈,坚强,显得空中楼阁,想写女权主义只是泛泛而谈,对什么都不深究,写出来的女性全tm是走后门的货,不过还是资和父的产物,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图书馆里借的,因为很喜欢她写的《荆棘鸟》。故事上半部分并不是很吸引人,好几次放下书很久不读,也许是因为年代太久远没有代入感,也许是姐妹花成长经历比较平淡,总之,读也可,不读也可。故事是从艾达四姐妹的感情婚姻生活开始好看的,格蕾丝丧偶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艾达为了读医与同性恋丈夫形婚,草窠与心灵伴侣隔墙而局,而吉蒂给善妒的丈夫写下永远不要原谅我的分手信后大大方方与人同居是最让我动容的。四姐妹的神父父亲接受了姐妹们对世俗的挑战,选择与她们站在一起也让人感动。个人认为四姐妹对待感情的态度很端正,遇到矛盾,更多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眼光。所以,是本可以读的书,但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