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品园的封面

品园

陈从周

出版时间

2016-04-01

ISBN

978753998799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寻找一片宁静之地,以释放心灵、寻找灵感。《品园》这本书便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艺术之门。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中国园林的美丽风景,更让我们深入理解了园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
陈从周,原名郁文,晚号梓翁,绍兴人,生于杭州。他是我国园林文化的泰斗,也是散文家,被誉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陈从周先生不仅对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还参与设计建造了大量园林建筑,如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等。他将苏州网师园以“明轩”形式移建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的现代第一人。
推荐理由
《品园》一书通过多章节的深入探讨,全面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造园哲学。从园林的历史、设计理念、建筑布局到植物配置,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解读了中国园林的精髓,使读者能够领略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博大精深。
适合哪些人读
对园林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美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中国园林历史和造园哲学的学者
追求内心平和、热爱自然景观的旅游爱好者
以及所有对生活美学有所追求的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001说园
008续说园
014 说园(三)
021说园(四)
027说园(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老是想到《林泉高致》,某种把理论散文化的感觉。语法……
看见有公众号推送来补记。2017年苏州诚品书店购入。做了一个学期的古典园林,也算是古典园林必读啦。
陈从周、童寯、刘敦桢,我想把这三位的经典园林文章读一遍,应该就对中国园林有全面的美学认识了。陈是中文系出身,与工科出身的后两位相比,文章更加清丽有深味,完全当散文读即可。
不如《说园》。不可多得的内容,如果文笔更流畅一些就更好了。
梓翁文字真是舒服极了,庆幸细细走过了寄啸山庄和片石山房,懊恼没在个园看得更仔细,希望苏州行能更仔细些!前半部分说园五篇对于品园有了框架引导,当然了,实地看过以后会有更好的实践。瘦西湖漫谈里提到的“晓起凭阑,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把酒,二分明月正当头”真是梦里的场景啦!先生帮我拔草了蠡园和狮子林,但是深深种草了拙政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等,不过都要去看过才知好赖~无论造园还是品园,果如先生所说,是综合的艺术,不仅在技法,也在文化,让我慢慢体会学习一下!
重讀。梓翁講静动观的空间考量:静观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则是要有较长游览线。山际安亭,水边留矶,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回廊曲折,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於“时”,诗情画意盎然而生。 园林空间宜掩、屏、敞、隔、分,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要理,大园包小园,亦基此理。花木重姿态,山石贵丘壑,以少胜多,须概括、提炼,然显景在於“勾勒”。一抹夕阳斜照窗棂,香、影、光、声相交织,动静相蕴。 “池馆已随人意改,遗篇犹逐水东流,漫盈清泪上高楼”,是陈怀念已故的梁思成、刘敦桢而写,园林颓败已极,残山剩水,犹可资用,以今人之意修改,亦无不可,但其审美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讨论学术,却扣以政治帽子,此风当不致再长矣。
传统文人之风,写活了苏州园林。
艰难...读完第一辑便兴趣阑珊...真不知道之前怎么读完的... 一个萦绕甚久的问题,陈老作为园林学者与文人的自我认同之间究竟是如何匹配的?就我的阅读感受而言,此书中的叙述疏无美感可言。 另一个突发的念头,董豫赣老师的写作与陈老的文字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呢?
非心静不得窥见门径,值得多读几遍。游过北京与江浙一带不少园林,与网师园却一再失之交臂。“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招个月儿来,画栋频摇动,芙蓉蕖尽倒开。”种草了。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