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空间·制度·社会的封面

空间·制度·社会

鲁西奇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出版时间

2022-08-30

ISBN

9787540368234

评分

★★★★★
书籍介绍

“封”“疆”“界”的含义为何?

古人对先秦越国的认识来自何处?

秦朝县廷如何运作,其统治下的人民有何种身份?

古代早期的庶民怎样普遍获得姓氏?

……

“中国历史的南方脉络”再思考之作。在偏离南方的整体考察中,发现南方。

我反思“南方脉络”的提法及相关研究理路,逐步明晰了“追寻南方脉络”的意义及其潜在的“危险”——对于“以北方中原历史为主线索的中国古代史叙述”而言,它显然是一种强有力的批判工具,提供了中国历史叙述与研究的多元视角,从而丰富了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认识;但它也可能只是一种“被找出”或“被发现”的历史脉络,而非“实然”的历史道路。

——鲁西奇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的代表性论文,分为“空间”“制度”“社会”三部分,着意于从整体上考察中国古代的空间、人群、制度与社会等问题。在“空间”部分,作者考察“封”“疆”“界”的含义,并分析“越”的历史空间内涵。在“制度”部分,作者描绘秦代县级行政机构的总体图景及其运行机制,考 察唐宋时期厢、乡里制度及新县的置立,关注王朝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也在意民间社会自生、内在的制度,诸如中国农田水利规章中体现的民约。在“社会”部分,作者关注被归属于某一阶层的人的生计与身份,探讨中国古代早期庶人的“名”与“姓名”,以及秦统治下人民的身份与社会结构。

鲁西奇,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中国历史的南方脉络”再思考(代序)
卷一 空 间
封、疆、界:中国古代早期对于域界的表示 003
一、“封”
二、“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相当失望,就唐代三篇来看,作者做的不是中古史研究,而是明清史研究,作者罗列史料长篇累牍,文献征引叠床架屋,可谓不遗余力,但偏偏史料处理只是浮光掠影,过于粗糙。
纯论文集,删去摘要,将之集中到代序,其余一字不改,亦无后记。 《越史》梳理三系统材料,《唐宋厢》反驳宋代商业自由城市论、主张背后的军事政治控制,《唐五代宋初新县》大量罗列材料强调福建、安徽地区的向内充实。 《庶人姓名》:秦称单字(固定居住不流动,无需求),楚称姓/氏+名(楚地族群来源复杂,标识需要),西汉姓/氏+名(徭役+人口流动导致脱离血缘/地缘组织,产生标识庶人的需求)。《南方普通僧人》:乞求布施,受渔民、山民供养,不直接从事农耕(因为较少受到赐田)。
重点看了关于唐宋“厢”制演变的部分,很精彩。
谈「社会」的卷三读起来还比较有意思,如探讨战国时庶人「姓名」书写,以及唐时的僧人北方依国主、南方赖君子。其它两卷则是一丝不苟的严整专业,秦代的县廷、唐宋城市的「厢」、新县的置立及其意义,这三篇很让专业内的读者畅快淋漓。不过作者的行文偏好十分内敛,也难怪今年早间的那部《喜》在市场上并不讨喜。
经典作品。
史料穷举之王,做学术的苦行僧,哎,怎么说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鲁老师一直关注基层社会史方面的研究,用力甚深。这本书里有几篇可与邢义田先生的相关文章辉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