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的封面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熊逸

出版时间

2011-12-31

ISBN

9787540452117

评分

★★★★★
目录
序言 似是而非种种
第一章 要幸福还是要公正?
第二章 何谓正义,是具体的目标还是抽象的准则?
第三章 高贵的谎言
第四章 作为社群主义者的上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正义既是,我把它当成信仰一样看待,但当你问我的时候,我却无法说清楚。全书的探讨铺的有些散,所以常常在作者的东拉西扯中迷失了主题,不过可以当成是《公正》一书的补充阅读。
这是绝对的好书,不知道为何知名度始终不显,我读完了第一遍,立刻决定重读一次。这本书极有说服力的证明光靠渊博就可以征服任何人,这是本旁征博引的书,这是本打开思想的书,书里简而赅的列举比较了几乎所有关于公正,正义与公平的名家思想,求其同异,指出薄弱处与精华处,作者实在是个非常厉害的人,虽说只有破坏,建设很少,但是他涉及的问题如此广泛而重要,以至于他如果当真给出明确而可行的答案,就必然跻身超一流思想家之群,也就没有必要求全责备了,这本书的逻辑体系和学问深度都是令人瞠目的杰出,确实达到了大陆现在生作家与学者中一等一的水准,他也给了我希望,他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渊博而不桎梏于书本,有自己的思考,啊,思想者是多么幸福,多么令人羡慕啊
其实这本书读完后,会发现其实熊逸自己都没有回答这个题目。这本书读着读着会很压抑,我读到2/3的地方都快放弃了。 不过最后他还是回到了主题上,给了一个光亮的结尾。不平等、不自由、不正义才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常态。平等、自由和正义,虽然写在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上,但其实这只是人们的向往。 弱者要想得到强者的尊重、想要获得平等的地位,必须向强者学习,争得强者一样甚至超越强者,这样才能以平等的地位获得自由和正义。 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获得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不正是这样的模式吗? 历史清楚地记录了下来,至于追求正义,先平等再说。
熊逸的书还是一如既往高知识密度。对他来说,思辨过程----而非结果才是更为重要的。尤其像正义这种伦理性大过逻辑性,情感性大过理性的概念。归纳演绎的结果并非总与心理体验契合,甚至背道而驰。还是得看书
高于预期。作者在旁征博引的同时,用逻辑一贯性加以批判思辨,首先区分正义概念里公平、善好的不同伦理内涵。其二,考察来源,诉诸外部的神、天道、自然,都是不成立的,自由独立平等并非“天赋”,而是道德期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是对人之常情的规则化(法出于礼,礼出于俗),而常情(趋利、等值报复、等差之爱、同情),无非是文化包装的基因本能。其三,抽象原则的可普遍性存在制约(康德的失误),从道德哲学上说,实然不能否定应然,但应然也无法脱离实然自明,总要基于某种社群-身份的认同(圈内人偏袒效应与相对主义),正义的前提,是这种道德共同体的边界(阶级-族裔-人类-文明)。不难理解,世易时移的现代社会,实然和共同体都在扩展,正义愈发需要有广义的人类学视野。桑德尔结语common good,也是如此。
听书: 正义是争取来的,是对等关系中不断的博弈。
'人们从来都只是在一个模糊而狭窄的界限内追求各自的适度的公平'
看了之后发现什么都是概念,所谓正义,所谓公平,所谓平等不过都是现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大的逻辑不通。
自由公平正义……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诠释,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到最后的观点,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追求自由,正义,还有无处不在又不可明说的嫉妒。和正在看的另一本书有些关联的地方,可以对照阅读,哲学思辨,思路不清晰确实挺容易迷糊的。
我感觉在读资治通鉴。有些论点论据确实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