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小人物的封面

小人物

[美] 乔伊斯·约翰逊

出版时间

2020-06-01

ISBN

9787540495787

评分

★★★★★
书籍介绍
★ 见证20世纪50年代纽约的风云变幻,捕捉凯鲁亚克成名前后的人性幽微 ★ 女性垮掉派作品首次引进中国 ★ 1983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过去50年最好的50部回忆录” 当乔伊斯被艾伦·金斯伯格介绍给杰克·凯鲁亚克时,她二十一岁,已经开始动笔写她的第一部小说;九个月后,随着《在路上》的出版,凯鲁亚克一夜成名,这时她已经和凯鲁亚克走到了一起。 她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自己就是一位反叛者。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大多数未婚女性都还乖乖地待在家里时,出身于犹太中产阶级家庭的乔伊斯勇敢地挣脱了桎梏,投身纽约文化大变革的激流,一头闯入了由艾伦·金斯伯格、彼得·奥洛夫斯基、格雷戈里·柯索、勒罗伊·琼斯等人组成的非凡的圈子里。 这是一个女人的冒险史和成长史。在由男性主导的这一出戏里,乔伊斯和其他“垮掉的一代”女性不过是些小人物;为了像她们所爱的那些反叛者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她们历经磨难、饱尝痛苦,为那个激荡的岁月留下了精彩的注脚。 乔伊斯·约翰逊(Joyce Johnson,1935— ) 美国作家。她出版于1962年的小说《来跳舞吧》被认为是第一部出自女作家之手的垮掉派小说。她凭《小人物》一书赢得1983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并获得1987年欧·亨利奖和1992年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奖。她曾在多家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佛蒙特大学、纽约大学等处教过创意写作课。 李兰 自由译者,本科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专业。
目录
致谢
奇怪的生活,所选的生活——乔伊斯·约翰逊的“垮掉”艺术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磨磨蹭蹭读完了,很好的一本,非常喜欢;在凯鲁亚克版权大爆发处处都是在路上的今年可以说是一颗惊人的碎石,稀缺的,通向哥伦比亚大学路上的草。值得拍成电影,然后和杀死汝爱一样成为垮掉厨圣经(。感激编辑的选材。
“我们会度过波西米亚的阶段然后安定下来,他写书且我们永远相爱。”
“畅快的名人八卦"。当凯鲁亚克等人在垮掉之路上啸歌狂飙的时候,乔伊斯与几个女性人物同样在文化大变革的激流里乘风破浪。1957年两颗行星撞击,2020年《小人物》带来了光和冲击波。
在这一场男性主宰的浪潮中,女性往往处于从属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这一文化现象如流星一般升起,消逝时连天空也不桌布不到他们的痕迹,但有人记得,那些记忆深藏于她们的每一处皮肤里,每一处回忆里,我可以说,他们拥有了永生的权利。究竟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还是流星的夙愿?
垮掉派的“大人物”,却是一个阴晴不定,多愁善感,渴望又惧怕完美的爱情,对姆妈过分依赖的脆弱形象。他习惯于背起背包上路,沉浸在荒凉峰顶上的禅修,但却在作品一炮而红后变得不知所措。乔伊斯和其他的男男女女像是凯鲁亚克的卫星,她与凯鲁亚克的分分合合仅是恒星身旁的一条轨道,而乔伊斯描绘出的这条轨道,却包含了她全部的经历。垮掉派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多么温柔的口吻,即使他伤害她无数次,她依旧用如此温柔的口吻描述他,描述她的爱
不算知名的女作家的回忆录,只是碰巧在她的青春里出现了凯鲁亚克。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小人物所处的大时代。
超出预期的一本书 读之前对垮掉的一代除了凯鲁亚克和《在路上》之外一无所知 读之后对那些男人也毫无兴趣 但却被作者的经历和文笔打动了 翻译也很好 有点当时读《只是孩子》的感觉 意识到我依然深深向往着 充满文学与艺术的 自由的 甚至动荡的生活 而且很奇怪 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亚历克斯的喜欢 但无法共情对杰克的喜欢
看完莫名悲伤。好像青春不在。
挺一般的,模模糊糊摇曳着的浮光掠影,也比较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