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罗特小说集5的封面

罗特小说集5

[奥] 约瑟夫·罗特

出版时间

2018-10-01

ISBN

9787540784775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罗特小说集》第五卷,收入罗特的长篇小说《约伯记》。小说主人公门德尔•辛格是生活在东欧小城的虔诚犹太人,全家人靠辛格教希伯来语经书辛苦度日。最小的儿子梅努西姆不仅生来就患有癫痫病,而且一直处于痴呆失语的状态。大儿子参军后,二儿子逃到美国,辛格夫妇之后携女儿也移民到美国。随着一战的爆发,不幸接踵而至,二儿子在战场丧生,辛格的妻子突然离世,女儿也发疯进了精神病院。辛格的命运如《圣经》里的约伯一样,经受着灾难的考验。在他放弃了对上帝的敬畏和信仰,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并打算返回家乡时,奇迹发生了——小儿子梅努西姆突然出现在眼前,他不再是那个患有癫痫病的痴呆,而是成了一位优雅迷人的年轻音乐家。

在这部小说中,罗特用诗一般深邃隽永的笔触,在《圣经•约伯记》的史诗映照下,将犹太人在20世纪的命运和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予以深刻呈现。罗特的《约伯记》叙述的虽然是特殊历史环境下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但它所展示的迷惘、寻找、悲怆和坚持却是人类所共通的。整部小说犹如一部感人至深的乐曲,在诗意而沉着的节奏推进下,涌动着地下暖流般的人文关怀和深切悲悯,在语言的洗练和叙事的纯熟上也达到了罗特小说的巅峰,实为20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

作者:

约瑟夫•罗特(Joseph Roth,1894—1939)是与卡夫卡、穆齐尔齐名的著名德语作家,堪称作家中的作家,深受多位文学名家推崇。罗特出生于奥匈帝国东部边境的犹太家庭,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作为记者为维也纳不同报社写稿,成为二三十年代德语世界的明星记者,曾就职于《法兰克福报》。罗特不到三十岁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四十五岁英年早逝时已出版小说数十部,其中篇、长篇和短篇小说均出手不凡,成为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最优秀的德语作家之一。罗特较为人所知的小说有《拉德茨基进行曲》《先王冢》《皇帝的胸像》《百日》《无尽的逃亡》《约伯记》《塔拉巴斯》《沉默的先知》等,均以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深邃广阔的人文思想受到广泛关注。其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更是现代德语文学中关于“哈布斯堡神话”的标志性作品,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成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他不是重新回归上帝的怀抱,当门德尔脱下帽子。他仅仅作为人、而不是奴仆,感到了灵肉的释然。
太好看了,作者讲故事本领惊人,一战背景的大格局,细节描写信手拈来,每个人物饱满立体栩栩如真,感情充沛毫不做作,满是淡淡的忧伤。
“疼痛将使他明慧,丑陋则令他善良,苦难会让他柔和,而疾病会使他坚强。” 幻灭感原本是罗特小说中的杀手锏,但《约伯记》反其道而行,是一部为信仰正名之作,虽然小说中时代车轮依然滚滚向前,旧世界照旧分崩离析,人的生命力也不断的枯竭,但奇迹拯救了一切,丝毫没有颓丧之气。也许正因为如此,《约伯记》就像失却了核心精神一样,很难持续地吸引我。而奇迹出现之前的那些磨难,基本就是亲人的离别或死亡,是一种狭隘的“小爱”,很难让人感同身受,不像远藤周作的《沉默》,那里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折磨会从书页间漫溢出来,将你围困。(三星半)
句句可圈可点,确如戈迪默所说,时时不断的“心灵的震颤”
看到最后忍不住大哭一场
一个东欧犹太人的受难与得救史。关于爱与怜悯,绝望与盼望,恩典与神迹,罗特借着正统派犹太人一家的命运,自由饱满滚烫跳跃地书写,让人感到自己的心与这个特异的族群如此亲近。约瑟夫·罗特真是写心的大师。犹太作家的确更擅长捕捉人类心灵的密码,也许是由于《圣经》已烙印这个民族的精神深处,成为不灭的灵性基因。
购于库布里克书店。成书于两战之间,内容设置在一战前后。正合二十世纪中叶欧陆总体文化气氛,不安中殊途同归:润向英美。也恰为前阵读的《死与生》补充了除激进逻辑学派外该时期中东欧传统犹太文化背景的文学化样态,也给出了文化精英以外下层知识分子的视角。此书属于文笔很好的那类,即使隔着翻译的障蔽也能体察分毫原文,常有令人想翻原著的冲动。几无阅读障碍,文如其名,只是讨论单薄。根属文化与移民认同,神迹、敬畏与信仰。然而诸多主题处理都无太多亮点,此方面不予赘述。是好的文学,难称好的思想。东欧版润美版《活着》,写法传统,虽在其风格领域中为极尽成熟之作,但后半部分仍囿于类型结构之高潮设置而无法充分展开。为什么需要卡夫卡,以及:为什么需要现代文学?多读几部如此之作品,方知形式于思想表达的局限。
极流畅的阅读体验,即使缺少对宗教的理解也能为之深深触动。德语作家太懂得如何用人物传达出所要表达的关于时代与家园的思索。
充满了画面感 又日常又神性 又清晰又朦胧
特别伟大。译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