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人世间的封面

人世间

[印尼]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

出版时间

2022-07-01

ISBN

9787541158339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 印尼古拉格十年流放,二十世纪亚洲文学与良心之巅峰

👁️‍🗨️ 印尼国宝级作家普拉姆迪亚“布鲁岛四部曲”第一部

👁️‍🗨️ “既坚信人类通往伟大的潜能,也深刻同情其弱点”

-

1965年,普拉姆迪亚因“九三〇事件”被关押在有“印尼古拉格”之称的布鲁岛拘留营,时间长达十五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闻名世界的“布鲁岛四部曲”——《人世间》《万国之子》《足迹》《玻璃屋》。“布鲁岛四部曲”着重展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的过程,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出色地展现了这一历史画卷。

《人世间》作为四部曲的第一部,故事主要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萌芽阶段,以一对印尼青年的爱情流变为主线展开。受过西方教育但却是印尼土著出身的青年明克,因为一次偶然的拜访爱上了荷印混血女孩安娜丽丝。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的母亲温托索罗姨娘一家的各种矛盾逐渐显现,这对恋人不仅需要应对自身的情感困惑,还需要面对殖民背景下时代观念与文化的冲突。

——————————

📣 名家评论

一位义人,给我无数愉悦、困惑的作家。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美国学者、政治学家、东南亚地区研究家)

-

“布鲁岛四部曲”是普拉姆迪亚为了回答“何为印度尼西亚”的一次努力。……其中“身份”的意义重大,人及人性成为一切之上的首要事项。

——埃卡·古尼阿弯(印尼作家)

-

一部能够激发人们重新发现被抹去的文学和历史的小说,一部逼迫我们持续地质询“世界文学”及其既定秩序的存在。

——汪晖(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教授)

-

普拉姆迪亚以这部小说一举结束了印度尼西亚文坛死气沉沉的局面,它将进入世界文学之林,并且不会比那些荣获诺贝尔奖的巨著逊色。

——巴拉基特(印尼评论家)

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Pramoedya Ananta Toer),印度尼西亚著名小说家,也是记者、散文家、社会批评家。1925年出生于中爪哇的小城布洛拉,其漫长高产的创作生涯横跨荷属东印度晚期(日本占领与独立革命时期)、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苏加诺社会主义时期与苏哈托军政府“新秩序”时期,在三种政权下三次入狱。1965年“九三〇事件”发生,普拉姆迪亚经历了四年的关押、十年的流放、十三年的软禁;在流放地“印尼古拉格”布鲁岛,他以向狱友口述的形式艰难完成了代表作之一、长河小说“布鲁岛四部曲”。自流放时起,普拉姆迪亚逐步获得国际荣誉,多次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06年去世。

用户评论
没有想象中的好,铺了一张很大的网,很好奇后续的剧情走向。修订者完全值得两星,很久没看到这么良心的译者注了。
核心是土著精英对殖民主义的思想斗争,故事比较简单,萨妮庚刻画的有代表性
在文献中多次偶遇Pramoedya,被他的反殖经历深深折服。《布鲁岛四部曲》是在印尼苏哈托政权暴力屠杀左翼人士的背景下创作的,同时也是Pramoedya在先后被荷兰军队和苏加诺共和国政府关押后,第三次监禁时口述成书的作品。Pheng Cheah在Spectral Nationality中认为,该书的反殖故事框架嵌套了Pramoedya对后殖民政权及其新殖民主义统治的反抗。温托索罗姨娘真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女性,译注也好用心啊,虽然偶尔还是会被一些性别言论哽住(也反思我的批判是否anachronistic,也许还是Eurocentric的?)但还是完完全全被他饱满、坚定和振奋的反抗叙述所打动。特别期待后面三部以及阅读他的回忆录(《哑者的无言歌》这名字也太让人难过了)。
温托索罗姨娘是绝对的主角。“逸乐农场”为小背景揭示出1900年左右的印度尼西亚社会的殖民与反殖民。 梅莱玛是荷兰旧势力,温托索罗是土著,两个混血孩子代表了不同的方向,明克是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思想后的民族觉醒者。 姨娘和《母亲》的尼罗芙娜很相似,更多的作为一个理想的符号与象征。但比尼罗芙娜明确的是因为被抛弃与践踏,从初出场便具备反抗精神。 明克是正在觉醒却缺乏斗争的大众。相反,安娜丽丝这个文化符号,确实太单薄与苍白。 斗争后农场、婚姻、亲情都被剥削,更加衬出“欧洲人”的高人一等的殖民形象。这的确很真实! 对比1900年的中国,感觉印尼还要更国际化一点。😂 殖民统治太久,被迫融入与改变更多。也没啥值得骄傲的!
“她既不是我的亲戚,也不是我的姐妹,更不属同一民族,她对我寄托着希望,而我却因自己的失足而感到惶恐不安。她希望我为自己的民族,而不是为她的民族做出贡献。”
又是一晚的战栗与感动 如果不是了解了那么多印尼的历史或许难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如此深入骨髓的呼喊和绝望 从而对印尼这些民族的印象进一步更新 原始的信仰中humanity的存在让如此持久又残酷的殖民也难以撼动他们的精神 世界上从没有为战争的战争 有许多人打仗并非想成为胜利者 他们奔赴战争 尸横遍野 是为了捍卫某一种东西 一种比单纯的生死 胜负更可贵的东西 that‘s where justice lies in
第一次读印尼文学,这个亚洲小霸王的历史,被殖民国家都很相似,明明供奉着这个泥土成长起来的神明,却过分去崇敬欧洲人,贬低自己人
闲极无聊图书馆随手一看。第一部很有趣,后面男主人公感情线过多,故放弃……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反映了20世纪初荷兰殖民下的印尼社会。第一部最后虽然抗争了,但还是被殖民者巧取豪夺。从此,主人公走上带领民族独立之路。
人世间的中部的记号
普拉姆迪亚的文字很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