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民主的细节的封面

民主的细节

刘瑜

出版时间

2009-05-31

ISBN

9787542629586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这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目录
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
权力制衡篇
选谁都差不多
哪怕只增百分之一的税
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中国人普遍只具有"权力意识"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懂民主的皮毛,再好的制度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意味着大到惊人的实施成本。刘瑜在本书里大到从美国宪政背景,民主制度的发展变化,小到联邦党与反联邦党的政治立场,大小实事背后的分析,充分的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美国民主的历史和现状,向只懂权利的中国人,剖析出美国民主背后的代价,也可以称作美国人民"自由"的代价。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是联邦党的"精英治国"(在政治互动中提炼理性)"充分制衡"(使任何权利的扩张不至于变成专断的权利),以及反联邦党的"平民自治"(为民主制度提供活力)"权力底线"(为权利扩张不断提供基础)。说到底就是通过三权分立,间接选举,限制选举,司法审查等方式把美国的民主设计成的"充分制衡"的机器。
没有自由,哪来平等?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历史,美国民主是用来学习而不是羡慕忌妒恨的。他们的参与意识公益精神都很重要。对,民主不是「知识分子的口号」,它是有血有肉的。@SIN-MEL
关于购买《民主的细节》的n个理由,刘瑜自己说的: 1. 使您对美帝的批判更加有的放矢。 2.在公共场合手持此书会吸引大量有理想有文化异性的目光 3. 送给孩子有助于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 送给老人有助于他们培养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5. 反正也买不起钻戒送女朋友 6. 光读《环球时报》已经不能满足您日益增长的吹牛需求 7. 在参加高考、考研、公务员、托福、GRE考试之后紧急阅读,可将大脑受灾面积缩到最小 8. 如果有人请您喝茶,您就请他读书 9. 放在书架或茶几上装饰效果不错 10. 您要是太幼稚了,它帮助您变得成熟 11. 您要是太成熟了,它帮助您变得幼稚 12. 买不起飞机票直接去美国看看 13. 到了美国也懒得动脑筋观察思考 14. 封背上有江艺平老师、林达老师、梁文道老师、柴静老师、闾丘露薇老师的推荐,作为以上五位老师任何一位的粉丝,您有粉丝不容推卸的义务。如果您同时是五位老师的粉丝,根据法律规定,您有买5本的义务。 15. 书中有大量不堪入目的低俗内容,满足您的低俗趣味 16. 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不高兴》卖得那么火而无所作为。
当你们的民主女神在第一篇就说支不支持同性恋婚姻、给非法移民发放驾照是对她的生活没什么影响的鸡毛蒜皮之事时,反正我是惊讶掉了下巴。民主女神都没有理解作为价值观念与制度的民主(至少女神是这么理解的)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它必须具有一贯性,也就是无论在鸡毛蒜皮还是非常重大的议题上都必须是统一的。问题重点不在于支持还是不支持,而是在于“鸡毛蒜皮”的心态。女神还一边反对着多数人的暴政,一边没有意识到对于少数群体的鸡毛蒜皮之事的淡漠就是多数人的暴政。重点不在于持什么立场(民主或自由的限度是可以被讨论的),而是在于如此双标。另外大概女神的矫情美国和我亲身经历的以及在各种学术作品上读到的美国不是同一个吧。比如教育和贫困议题那么多学术作品,女神都视而不见么,重点根本不是表面的特权,而是布迪厄阶层区隔式的隐形特权。
很好吗??过誉了吧。
#读书打卡# 我总觉得,煽动家和思想家之间的区别,就是煽动家总是特别热衷于抢占道德制高点,而思想家总是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底下的陷阱。所以煽动家总是在话语的盛宴中觥羮交错,而思想家总是在惴惴不安地担心谁来为这场盛宴买单。 打卡×25——刘瑜《民主的细节》
我总觉得,煽动家和思想家之间的区别,就是煽动家总是特别热衷于抢占道德制高点,而思想家总是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底下的陷阱。所以煽动家总是在话语的盛宴中觥羮交错,而思想家总是在惴惴不安地担心谁来为这场盛宴买单。
我太喜欢刘瑜了,以至于每次读她的书都恨不得通宵达旦一天看完,但是我又怕因此没有好好思考到那些文字中的闪光,不光是幽默诙谐、脱口秀风格的语言,还有那些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的感悟和总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政治就是发端于你我身边,折射在柴米油盐之中的思考,不要觉得它是高位者的专利,所以不要听信一家之言,要自己去调查、去分析、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获得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要尽可能保持清醒,跳脱出政治家的宏大叙事,用一个地球公民一个政治人的身份去看待我们的生活。 在心里多打一星,因为觉得我们现在的环境好像越来越难听到像这本书一样的声音了。
大部分章节读的时候如鲠在喉,无言以对。既没能够深入分析美国政治的机理,又没能客观公正的分析中美社会的差异根源,自己先入为主的立场很鲜明,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套路。说是讲政治观察随笔,不过是将时事八卦套用一些最基础的美国政治常识,来给“美国的民主”赋魅。如果真的想了解美国宪法和政治运行机制,不如读读托克维尔。就算想从通俗入手,不如读读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最后一章,从政治思潮的角度讲美国新保守主义的退却,才算是一篇学者写出的文章,让人真正思考何为政治。
@2013-06-10 14: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