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个体家庭iFamily的封面

个体家庭iFamily

沈奕斐

出版时间

2013-03-01

ISBN

9787542640925

评分

★★★★★
书籍介绍

《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等质性方法来深描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分析上海家庭的多元和流动背后的逻辑,展示个体、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构了个体家庭(iFamily)的概念,强调以个体为中心但受制于社会条件而代际关系紧密的家庭模式。作者认为今天中国的家庭变迁并不在于从主干到核心这样一种转变,而是在于年轻一代逐渐脱离了家庭主义,每个个体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界定家庭,在自己的利益上选择和决定家庭的结构和关系;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和社会变迁以交织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结构和内部关系;而个体的选择和决定并非是自主决定的,它是在具体的语境下与相关家人的互动、协商、妥协中形成的。

沈奕斐

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性别研究、家庭研究.

开课情况:自2002年9月起曾开设:社会学系专业必修课:“组织社会学”;社会学系专业选修课: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社会性别与发展”、“社会性别研究”、“家庭社会学”;全校公选课: “社会性别教育”、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授课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次。2011年春季,开设双语课程:家庭社会学; 2011年秋季与UC教授合作,开设全英文课程:全球化争议。

目录
序一 张乐天
序二阎云翔
导论:个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家庭
第一节 家庭现代化的海市蜃楼:核心家庭
第二节 从“家族主义”到个体家庭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选择上海做点(中国最“现代”的城市),但是除了上海方言外,没有写太多上海文化本土性的东西。家庭模式主要是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问题切中现代中国人的身份问题以及所处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故事读起来真是vividly,篇幅也许可以再短一些。幸运的是,女性主义的视角并不多,否则用女性主义分析中国家庭绝对会走偏。看完之后更是有了惆怅,虽然作者几乎没有明确论述国家,但是“国家”现代化转型对家庭和个人角色的影响出现在字里行间。作者模模糊糊触摸到了一些能够解释现代社会关系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真的太难表述了。博士论文第一步就是先讲好故事再说。论述所要求的理论素养实在非多年积累而不可得。
收到作者的签名赠书了。
挺有意思,我们既不是传统的家庭主义,但也不是西方的核心家庭
和《家,撑开在城乡之间》连起来读就是当代中国从县城到都市的家庭图景。前者主张必须将家庭而非个体视作行动单位,由乡到城的迁移抉择未必会切断家庭成员与故土之间的连结,在交通与通讯条件改善的前提下,进城农民会策略性地利用城-乡的二重空间来安排生计与安顿生活,家庭形态呈现为“撑开在城乡之间”。 后者则认为主干/核心/联合的划分难以解释中国都市多元和流动的家庭类型,而以家户统计作为判断标准的思路遮蔽了家庭运作的实际情况。基于个体化理论的视角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作者强调当代中国都市之中的中产阶层形成了“个体家庭”的整体模型,即“个体从自身需求和认同出发来框定家庭边界”,家庭的经济与情感功能并重,亲子主轴倒置,女性地位上升。这一家庭类型既是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是个体因应不确定性的结果。
导论、第八章以及结论值得一读。和新家庭主义的路子很契合,同时强调了个体化的部分。但 是不是能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讲会更全面点?现在大部分相关叙述都是孩子还比较小的三代家庭,第三代孩子的青少年阶段好像比较少看到。中间大部分内容都是大段大段的访谈内容,和理论的衔接好差。
挺好的博论
澄清了“上海男人爱做家务”的谣言——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在上海中层家庭很多是通过在上海读书留下来的外地人构成的。
很详细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