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教宗与墨索里尼的封面

教宗与墨索里尼

[美] 大卫·I. 科泽

出版时间

2018-06-01

ISBN

9787542662774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在20世纪初期,意大利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天主教会的应对、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蔓延,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的重要议题。《教宗与墨索里尼》一书以这些议题为线索,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探索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作者简介
大卫·I.科泽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院士,目前担任布朗大学小保罗·杜比校级教授、人类学系和意大利研究系教授。他还是《现代意大利研究》的合作创刊人及主编之一。在学术生涯中,他曾出任教务长,以及美国社会科学史协会和美国欧洲人类学学会的主席。科泽的研究重心在于意大利政治历史、梵蒂冈研究、天主教会与犹太人的关系。他的作品多次受到认可,两度荣获美国历史学会意大利历史研究会颁发的马拉罗奖。其中,《埃德加多·摩尔塔拉的绑架》一书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被改编为电影;《反犹教宗》则进入了马克·林顿历史奖的决选名单。
推荐理由
《教宗与墨索里尼》一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描绘了20世纪初期意大利社会在政治、宗教、外交等多方面的复杂面貌。书中详细记录了教宗庇护十一世与墨索里尼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政治决策和影响力。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事件的窗口,还让我们反思宗教、政治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适合哪些人读
对20世纪初期意大利历史、政治、宗教感兴趣的读者
对宗教与政治关系、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等议题感兴趣的读者
历史爱好者、社会学爱好者以及想要了解欧洲近代史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梵蒂冈与罗马城地图
登场人物
报刊与组织名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教宗与独裁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荣耀的渴望,分分钟就会转化成极端与愚行,无论主角是教宗还是墨索里尼。独裁周而复始,教廷屹立不倒,庇护十一的命运更像是宗教在现代世界状态的缩影:空有余威,却只能虚张声势,竭力与强权媾和。
2018已读59。文笔生动+译笔精准=完美的阅读体验。梵蒂冈与法西斯政权的往来实乃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共生关系,两大极权组织抛开程序,以暗中协商的方式达成了一笔又一笔政教交易。这一史实给人以双重启发:1、至少在执政初期,墨索里尼具有现实政治家的头脑,与教廷的良好合作可谓其一大成就。2、梵蒂冈终究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宗教组织,有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与特定利益。全书正文笔法犹如小说,注释则尽显档案研究之严谨,可读性与学术性兼备,感谢译者的付出~
我在本书中看到了很多豆瓣网友的身影。连忽悠别人的方式。都如初一辙。加油干吧。你们以后也能成为墨索里尼。。。
有点啰嗦,像是墨索里尼的艳遇史
庇护十一也蛮可怜的,生命到了风烛残年之际,还在与独裁者顽抗坚持,最后走的时候还吊着一口气,还要跟墨索里尼拉锯坚持到最后,精心准备了驳斥的公文,等着死后发表,以此在对抗种族主义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烙印,不曾想人走茶立马透心凉,公文马上被部下销毁,继任者立马走上亲德亲意的路线。。。虽然贵为教宗,游戏体验也太差了。。。。
对于一个不了解宗教教义与梵蒂冈的小白来说,这本书算的上是相当友好了,作者和译者都有功劳。但读过这本书后,增加了很多不断地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1.教会对于西方民众内心的位置是如何?想要理解这个问题,恐怕得对西方各个宗教的教义和历史有更加充足的了解。2.梵蒂冈及其下辖的教会组织,真的可以为政府机构所接受吗。
很不错,不是枯燥无味的历史书,反而像一部精彩的小说。刻画了那个时代对教会、对政府而言举足轻重的各个人物,每一个都鲜活生动;还原了史实,让读者对于教宗和领袖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被一些粉饰太平的话语所蒙蔽。作者构建故事体系和叙述史实的方法很巧妙,翻译也很到位、接地气,总之是一部具有较高可读性的作品。
教会真是一点也不善良
作为一本入门级历史读物,推荐!内容易懂,比较明白的呈现出了教宗、法西斯、纳粹之间的那种拉扯。肯定的是书的内容扣着主题在开展,但个人感觉可能人物形象上还不够饱满,呈现的是一个片面的人,以及类似于在墨索里尼怎么着就和希特勒搅在一起等之类的说明的较少,大逻辑清晰但填充上有所欠缺。
独裁者墨索里尼与庇护十一世为了权力肆意妄为的操控着人民与信徒。读完后更恶心教会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