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爱迪克的封面

我爱迪克

[美] 克丽丝·克劳斯

出版时间

2019-05-01

ISBN

978754266297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我爱迪克》这部作品中,作者克丽丝·克劳斯以独特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现代人在爱情、婚姻和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小说通过书信和电话录音的形式,展现了一段充满波折的婚姻故事,同时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在婚姻中保持自我?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简介
克丽丝·克劳斯,1955年出生于纽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电影制片人及艺术家。她在康涅狄格州和新西兰度过童年,并在16岁时获得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学士学位。21岁时,克劳斯回到纽约,在李·布鲁尔的工作室学习电影制作,拍摄了多部实验性电影和短片。她已出版9部著作,目前居住在洛杉矶,积极参与艺术和社会活动。译者李同洲曾担任外国文学编辑,并翻译了她的作品《那两个女孩》。
推荐理由
《我爱迪克》是一部深刻探讨爱情、婚姻、个人成长和社会议题的小说,通过书信体的形式,以克丽丝和西尔维尔这对夫妇为中心,展现了一段复杂而真实的人际关系。小说中的情感纠葛、心理斗争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也对人性、社会和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适合哪些人读
对现代婚姻、人际关系、个人成长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通过文学作品探讨社会议题的读者
寻求情感共鸣,希望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部 分一桩婚姻中的若干场景
一桩婚姻中的若干场景
第二部分 每一封信都是一封情书
每一封信都是一封情书
126号州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满页横陈的都是不要成为知识分子的理由。
淦!真好看呀,介于文化批评和虚构作品之间的文体,大量艺术与理论的指涉,整个故事就是一件行为艺术,留下的所有信件以及对整个故事的描绘则是一件可以放进美术馆的装置作品,然后它变成一本书,书信的形式,展览的形式。好多地方太动人了,大概女性更加能够意会得到吧,可爱的克丽丝,脆弱的克里丝,疯狂的克丽丝,歇斯底里的克丽丝,不堪的克丽丝,孤独无助的克丽丝,“我好比一个愚蠢的婊子,所有男人都能在我心中搅起纷杂的情绪。”但是我要表达,我要说,要书写,所有的难堪、堕落、苦闷与欲望,坦然诚实,以我为主体。
在是否要推荐这本书给别人看 我一直很犹豫 但是 最近一期播客 我和唐霜聊了聊这本书 或者是因为这个体验对我来说是痛苦且尚未完全消化的 收听地址:https://music.163.com/#/dj?id=2486773322
一个下午看完,中途几次热泪盈眶。勇敢、疯狂、智慧而真诚,在如今,谈女权、身体和爱都烂俗,但是非谈不可,非说不可。不愿意再作为被凝视的东西,不愿意再当被叙述的事物,不能再烧死阁楼上的女人。这不是包法利夫人,这是福楼拜的故事。
爱情还是真诚些好,博弈是肯定存在的,恶意营造不确定性其实结果就是为其所伤而已,没别的。
通过解构的方式保持亲密关系;犹太佬的艺术这节比较难读,对艺术评论完全不懂
我好感动,甚至在看完四分之三后做了第一个让自己哭醒的梦
别再滥用爱玛,克劳斯已经走得太远了。 这本书的情节并不重要,它运用的符号比小说本身有趣得多,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玩一场不断解码的游戏,但太多的隐喻让人感到心累。 这三个人的往来总让我感到压抑,似乎无时无刻都在被偷窥,“迪克”不会恐惧吗? 第二部分的信更像是录音。
近期非常艰难的一次阅读,初次尝试理论小说,直至克丽丝与迪克扎实地、真切地完成交媾,我才知道迪克断不可能是这段婚姻的象征。而小说中过度的理论真的令我身心疲惫。
3.5,实验性,很难说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有趣的载体和知识分子优越感的笔调?我们或许需要自慰式的表达,我们绝对有义务满足表达的欲望,但坦然自慰放在无辜观众面前,未免让人有点儿…一边感叹勇气可嘉一边尴尬癌发作。站在女性角度看,是高潮爽死(尤其是后半部分),站在人类角度看,迪克真倒他妈的血霉(当然这种血霉历来基本是女人倒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