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谁在你家的封面

谁在你家

沈奕斐

出版时间

2019-06-01

ISBN

9787542666666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是《个体家庭iFamily: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的再版。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主义逐步被个体化进程消解,但显然也并没有形成个人主义的文化。一方面,个体选择决定了家庭的结构和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家庭依然是个体最后的堡垒,也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单位和支柱。这种两面性带来了家庭生活的各种挑战。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各种各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庭故事背后涉及的问题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无非是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是谁的家,到底该听谁的?作者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了解个体家庭的结构和认同,把家庭成员的权责利理清楚,才能做好分工,才能让1+1≧2,让家庭成为休息的港湾,成为每个人的能量站。

书中呈现了各种真实的个案,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一些值得大家思考的总结,比如作者认为,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两扇门,一碗汤”;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这时有些家庭的老人就充当了这一角色。作者针对当下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比如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嫁娶与经济地位决定的第三代姓氏问题,等等。

用户评论
理论主轴是个体化,为适应这种理论所采取的访谈办法强化了理论的适用性,很难看出“有什么不是个体策略”,但因为各种研究珠玉在前,所以对比之下能出内容。不过感觉如果就自己读到的费孝通-阎云翔-作者的顺序来看,中间可能非常重要的60-70年代上海城市户口婚姻状况相对资料较少,有种切片的静态观感,个体化这个过程的解读的动态性是受损的。还有一些个人的直觉,上海城市户口也是阶级的考虑要素之一,不能说收入的正态分布排除了阶级的影响。其余的更多是方法带来的局限性。当然将很多日常内容书面化以后,所记录的具有基本的比较基础,还是能带来非常多的启发。
最有启发的无疑是关于老人地位下降的分析,中国社会对老人真是各方面的不友好。还有对上海男人其实不做家务的发现也很有趣,至少和我日常的经验认知是吻合的。
老年人是个体家庭的“第2个妻子”的说法很有意思。另外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我的日常经验:一个家里基本上只有一个人能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化理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一家一人)。也就是说,你的爽基本都要建立在其他人的“不爽但是不说”之上
兼顾了学术性与可读性,读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访谈资料很丰富,各种有趣的细节。作者提出的一些论述也颇具洞察力,比如亲子轴的倒置、从养儿防老到养孙防老、年轻女性(媳妇)分割了年老女性(婆婆)的权力而非丈夫的权力,等等。从作者的调查看来,“顾大局”的年老父母们还是更具有奉献精神的一代;他们不再具有传统社会的父权制权威,而只能通过更多的隐忍和奉献换得子女潜在的反馈。
有所启发。年轻女性家庭地位的上升更多来自老年人的让位;双职工家庭中老年人的“妻子化”;年轻人并未按照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走向个人独立式的核心家庭,而是依赖传统家庭的帮助。
get到了很多新知,从一些没想过的角度来看现在中国式家庭。一个家谁是女主人;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利是老人的让渡;老人需提供对第二第三代的服务来换取老年照顾。有意思。
中间的鸡毛蒜皮真的心塞
男性老人是几乎可被遗弃的。新家庭里女性的权利种种,实际上来自于老一辈的让渡,这个让渡,有情感因素,但更多的恐怕是利益考量。
还可以,以个体为中心组织核心家庭,上一代的深度介入,核心家庭理论的动摇;城市女性的自由是以剥削上一代老年女性为代价的
有一些很有启发的观点。每个人对“家”的概念和范围都认定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家”中的人。女性地位看似在家庭中提高了,但较之于一家之中的男性并没有真正提高,是家庭中的老年女性让渡出了一部分权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