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心灵的整饰的封面

心灵的整饰

(美)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出版时间

2019-12-31

ISBN

9787542667359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情感社会学”研究领域重要著作

《纽约时报》年度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著作之一

荣获“米尔斯奖”“查尔斯·库利奖”等社会学奖项

情感变为一种资本要素,这是现代服务业的秘密之一。19世纪的工厂童工提供劳力,20世纪的空乘人员伪装感情;童工们的身体是机器生产的工具,空乘人员的情感也是可批量生产的商品。

作者以20世纪美国航空服务业为例,将乘务员与收账员作为研究对象,展示现代商业公司如何操纵、抑制雇员真实的情感表达,为我们揭露出这个人类情感日益商业化的真实世界。

作者是杰出的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本书是其在情感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其理论建基于马克思、弗洛伊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米尔斯、欧文·戈夫曼的学说之上,从社会学、心理学、表演理论等多角度展开论述,旨在深入探讨“情感劳动”这一社会问题。

对于“情感劳动”具有洞察力的研究。

——《纽约时报书评》

具有价值的研究,揭示那些从事将情感视作商品的职业人员付出的个人且隐蔽的代价。

——《圣荷西水星报》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情感社会学领域重要学者。1969年在该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执教。另著有《外包自己》《第二次转变:工作家庭和家庭革命》《祖国的陌生人:美国右翼的愤怒和悲伤》等。

成伯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情感社会学、社会学史。出版有《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情感、叙事与修辞:社会理论的探索》等专著。

淡卫军,社会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从事国际工会运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际劳工组织(ILO)研究课题。

王佳鹏,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

(展开全部)

目录
2012 年版序言
初版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私人生活
第一章 探究心灵的整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Hochschild的“情感劳动”概念促成了情感社会学的兴起。她围绕这一概念细致地考察了资本主义交换社会下情感运作与阶级、性别的关系,并将情感劳动与自我异化的概念联系起来。她指出,情感构成了我们对物对人的前理解,定向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是看待事物的隐蔽逻辑,这一点和海德格尔对“此在在‘现身情态’中显现自身”非常接近。情感并非仅仅是主观感受,社会提供了一系列情感制度、感受规则,我们同时不断进行情感的礼物交换。情感提示了我们的自我痕迹,而现代情感劳动带来了自我健全感的危机,并促生了现代人对本真性的追求。Hochschild在某些地方隐隐表露出对情感的乌托邦构想,她通过弗洛伊德阐释的焦虑的信号功能,指出情感本身是个体主动地对社会进行反应的途径,然而,这种信号功能在交换社会的情感整饰中被不断压制。
这书不容易啊,赶上中美打架被扣押了小半年的cip,审稿编辑我的年终考核硬生生少了一块……书绝对好看!范例都很有趣!
设计了封面
从习以为常的生活里多感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以前对第三产业从业者都是走流程般毫无感情说谢谢,现在会认真说这句话。此外,联想到和参与式粉丝文化相应的偶像的情感劳动。
总觉得翻译怪怪的…
有个奇妙的想法:遗憾没有“哭丧”
霍赫希尔德认为个体的情感系统由情感工夫(Emotional Work)、情感规则与情感交换三方面构成。商业竞争及时地捕捉到个体所具有的情感调适能力,并将其推入到市场交换,从此原本发生在私人领域的情感工夫也构成了一种劳动形式。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意味着,在那些与公众发生接触的场合,个体会通过调动情感记忆、施加自我暗示、建构性别气质等方式展现特定情感,从而唤起对方某种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其所属组织的商业目的。情感调适过程的顺利进行,既离不开资方/顾客的监督,又仰赖劳动者对情感规则的内化。这一过程包括着情感的浅层伪装和深层扮演,但商业组织通常会促使个体实践后者,即通过一系列自我技术使内心产生“真实的”情感,而非摆出虚假的面部表情,因为真实的情感带有更高的交换价值。
怀着对细分领域剥削制度的好奇找来读,很遗憾没有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在三产对GDP贡献度不断提高的当今,这里面很多内容可能不再具备讨论价值,比如服务业从业者是否应当在具体服务基础上贡献好的态度及精神面貌,囧囧。对于人类情绪价值(既已被广泛定价)供给的制度性vs自发性的分析也虎头蛇尾,其间又夹杂了一系列对性别权力结构的私货(个人认为跟书的主题没啥显著关系),总之找不到重点。以及翻译得不太丝滑的样子。
情感劳动的开拓性作品。空姐的微笑与收账员的愤怒都是商业化情感整饰的表现,劳动者在机构的培训和监督下通过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驱策自己的感情,并努力显得真诚,在这个过程中也与自我的真实感受相疏离。 越是私人性的亲密关系中,对情感工作的需求越是强烈,但此书中霍克希尔德将情感劳动定义为当工作要求与公众发生个人接触,且需要在他人身上唤起特定的心理状态时才会产生,一般常见于服务业但大部分工作包括医生律师的工作中也有情感劳动的部分。 中产阶层比劳工阶层更多地对孩子进行感受规则的训练以做好情感劳动的准备,女性的从属性地位使其被要求比男性承担更多的情感劳动,且两性在情感整饰的模式上存在显著区别。 社会地位高的群体享受自身情感得到重视的特权,而社会地位低的群体的情感容易被认为是合理但不重要的,或者是不合理的。
很精辟,现代的问题大多是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而非体力劳动的问题。这本书分析了被忽视的情感劳动对人自身的损耗,我们的心灵与身体日渐疏离、异化,我们失去了自我,这是最大的危机。在私人生活中,人们用情感进行交换和偿付;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将感受作为资源对外出售,雇主或客人则以金钱和工资作为报酬。不得不感慨女性常常处于被贬抑的从属地位,书中空姐的案例让我的拳头👊不知道硬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