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洗牌年代的封面

洗牌年代

金宇澄

出版时间

2021-06-01

ISBN

9787542672506

评分

★★★★★
书籍介绍
★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散文经典全新增订,王家卫、张大春、骆以军、马家辉联袂推荐。——新增3篇文章,28篇散文构筑出繁花似锦的景观意象:往来变幻的人与场景,老上海原腔原调的市井日常,东北农场的冷冽传奇,手工器物的工笔描摹……摊开来看,是一幅上海的老画卷,一个特殊年代的清明上河图;收拢来看,是永恒的人心人性与精神欲望。在画面、色彩、气味和声响之下,故事暗流涌动,自由、华丽、动人的细节,如水银泻地。文字冷凝稠密,丰赡厚实。 ★《繁花》的素材本,一万个好故事于此萌发。——金宇澄原著小说《繁花》同名电影由王家卫执导、胡歌主演。《繁花》中诸多人物故事均脱胎于此,人物故事细节相互印证:《锁琳琅》中的阿强,是《繁花》中小毛的原型;《合欢》中就已出现阿宝和蓓蒂的故事;《上海水晶鞋》中简与小凤的故事在《繁花》中几乎原版重现;《洗牌年代》中演变成暴雨中一个神话的黄金罐,在《繁花》中也携带着同样的秘密……除此之外,《洗牌年代》更是将《繁花》中被人物与故事所遮盖的丰盈物质生活细节聚焦展示,复活了上海的地理空间与城市积淀,人物在其间行走,铺展开一段段繁花似锦的故事。 ★43幅作者手绘插图,一卷沪上物质生活史。细节是细微的时代史,世俗生活的微缩。——乘风凉、白皮琴、被头橱、敲煤饼、手工制鞋……丰盈繁密的物质生活,一个个有意味的细节,一道道有温度的工序,生命的种种兴味、内在的热情、被按下不表的故事,均被投注于具体物件之上,是世俗生活的微缩,是时间存久的韵味。纪录片式的细腻视角,工笔描摹的文字,为琐细日常与工匠之事赋予一种有秩序的形式美,详实还原上海人曾经的生活方式。43幅作者手绘插图,笔触韵致,直观展现文字所不能言说的。 ★荣获2018台北书展大奖、2017Openbook好书·中文创作、2017《镜周刊》十大好书、2017博客来网路书店选书、2016花地文学榜散文金奖。——《洗牌年代》“是反传奇的,不是把锃亮招牌翻到背面让人看锈斑,而是根本不谈招牌。抓紧了物,人,空间,气味,它们会兜合出故事的细流。写作者睁着一双世故之眼,写潮头雪沫退去以后,底下露出来那一片余悸犹存的长滩。云霓死灰,不是彻底抹净,让人看见一点形状,知道有过什么,可是回不来了”。(2017Openbook好书·中文创作评审推荐语) 上海是一块海绵,吸收干净,像所有回忆,并未发生过一样。 《洗牌年代》是作家金宇澄散文经典,二十八篇散文构筑出繁花似锦的景观意象:往来变幻的人与场景,老上海原腔原调的市井日常,东北农场的冷冽传奇,手工器物的工笔描摹……摊开来看,是一幅上海的老画卷,一个特殊年代的清明上河图;收拢来看,是永恒的人心人性与精神欲望。《洗牌年代》是《繁花》的素材本,上海的老故事集,《繁花》中诸多人物、故事均脱胎于此;亦是一卷沪上物质生活史,详实还原上海人曾经的生活方式,叠化出往日的原貌。在画面、色彩、气味和声响之下,故事暗流涌动,自由、华丽、动人的细节,如水银泻地。 细节是细微的时代史,《洗牌年代》抓紧了物、人、空间、气味,它们兜合出故事的细流,复活上海的地理空间与城市积淀。人物在其间行走,生命的种种兴味、内在的热情、被按下不表的故事,投注于具体物件之上,是世俗生活的微缩,显现出恒常的意味。 金宇澄: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黎里,任《上海文学》执行主编。代表作《繁花》《回望》《洗牌年代》《碗》等,历获茅盾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华语文学年度小说家等多项大奖。《繁花》同名电影和剧集由王家卫执导与监制。
目录
上 辑
此河旧影
锁琳琅
合欢
琴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从清末“现代性”的报纸连载小说,到金宇澄、韩寒等人的创作,可见口岸城市的摩登。王家卫也是上海移民后代,至于王导与作者的电影合作,期待。
阅读能力大幅退化 好难读
金老师曾在采访里直言他对东北插队经历不堪回首,那段时光只能让他更爱上海,更爱城市生活:这是一种很难得的骨气,一种不妥协也不原谅的耿直,一种直面和忠实于自己感受的诚实,而正是这种诚恳构成了《繁花》悲悯的底色
剩三分之一读不完噜~~可能离我太远了吧
一撇驚鴻。
即使忘记了那些故事,也始终有浪漫的文字和感觉萦绕胸中
“所谓的革命,等于从这口袋转移到那口袋,谁也不能保证再过三百零几年,再发生大小规模的暴力或文雅革命,主人是否投河悬梁,不要紧,它们基本是在的——理论上,它们只是被某一轮主人'代为保存'多少年,重新洗一次牌。”
不喜欢前几篇,觉得太“僭越”——替劳动者感受,或把物锁死在很具惰性的词中。但渐渐地,他用一种独属上海人的对物的感受力,堆砌出心理和叙述上的精微。最喜欢《锁琳琅》。
老金大概会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接受的爹味男,指文字。
老上海的时代记忆,挺好。沪上家常文化,北方劳改见闻,社会变化就是时代洗牌的过程。印象最深的是竟关于死亡“在愉快与期待中”;文后的访谈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