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哈德良回忆录的封面

哈德良回忆录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出版时间

2022-12-31

ISBN

9787542676139

评分

★★★★★
书籍介绍

从西塞罗到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这段时期“曾出现一个独特的时刻,彼时,众神已灭,基督未显,唯人独存”!我的人生将有一大部分花在试图定义、然后描绘那独存于世并与全人类息息相关之人——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哈德良,原名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76.1.24—138.7.10,绰号勇帝),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生活于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在位期间,他停止东方战争,与帕提亚国王缔结和约,改革官僚制度和法律,在不列颠岛北部建造了横贯东西的“哈德良长城”,并主持了大量艺术、建筑项目,如重建万神殿等。

《哈德良回忆录》一书采用书信体,透过老迈的哈德良留给十七岁继任者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书信,娓娓道来一位尊贵的帝王,在生命终结之即,对人生、社会、爱情、政治、艺术等命题的观察与思考,也描述了他如何从军人一步步成为王者。书中不仅为皇帝呈现了文人、艺术家、旅行家、情人等诸多形象,还大量还原了古罗马时代的历史细节,既是一本写人生、写历史的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

作者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

法语小说家、诗人、翻译家、文学批评家,16岁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1951年出版的《哈德良回忆录》同时得到费米纳奖和法兰西学院大奖,并获法美两国批评界一致高度评价。1968年出版的另一部代表作的《苦炼》则获费米纳文学奖。

此后,尤瑟纳尔奖项不断加身——1970年当选比利时皇家文学院院士,1980年法兰西学院首位女院士,1986年被授予法国第三级荣誉勋位和美国艺术家俱乐部的文学奖章,1987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另获法兰西学院大奖、荷兰伊拉斯谟奖、摩纳哥皮埃尔亲王奖等多个文学、文化奖项。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她是入选法兰西学院的第一位女性——这个由红衣主教黎塞留创立的学院是法国学术界的最高权威,院士包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孔多塞、维克多·雨果、托克维尔、...

(展开全部)

目录
亲亲吾魂,温柔飘然
形形色色,百转千回,变化万千
巩固江山
金色年代
奥古斯都纪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个冬天读完了王朔的《起初·纪年》,又读完《哈德良回忆录》,像是一个巧合。第一人称,长篇小说,汉帝国/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一位在公元前87年死去,一位在公元138年死去。死亡都是这两本书的终点。王朔的语言顽皮直至空灵,尤瑟纳尔的语言古典像缓缓流动闪着金光的大河——欧亚大陆上相隔百年的两段时空浓缩,真挚动人的广阔旅途——文人,诗人,旅人,恋人,“我”的主宰者。
发现10多年前就标过另一版本的“想读”😂译文很好,虽然感觉有些地方有点过于“雅”了~
以小说之名书写罗马帝国皇帝的传记,为某些想象的场景寻到了托词,然而尤瑟纳尔太“谦虚”,建立在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洞察能力和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沉淀,她用近乎高贵的浩荡文气,凿凿有据的史料运用——严谨到请医生来确认病情,还原一个无比真实的哈德良,真实到说得厚黑些,简直可当做揣摩帝王心思的值得钻研的教科书;虽系公元2世纪之遥远,可权力更迭之夜的惊心动魄,扭转乾坤的可疑“手谕”,用确定“孙辈”来选定自己的继任者,无数“操作”在咱的文化也格外眼熟,然而“我生平只有一次当过绝对主宰,而且只主宰一个人”、在你胸前摆放一束金合欢、将你位列众神间,这样的爱只能存在于崇尚“爱情与英雄主义色彩的希腊”;当然正如借哈德良之口所言“真相不在书里,因为书里的真相不完整”,对作为这部小说的读者而言,是否真实其实根本无关紧要
尤瑟纳尔无愧于一个伟大的作家,整部书雅健而内敛、节制且阔大,足见其叙述之张力与思想之幽邃。其笔下的哈德良丰盈饱满,无论是对于帝国命运的忧虑、还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存续,又或是对于个体生命的审视、对于人之价值的衡量,以及对于爱人的眷恋与幽思、对死亡之泉的渴慕与奔赴,都惹人深醒;且从中映射出的希腊之自由、开放,罗马之辽阔、宏伟,也都令人于其中频频流连。哈德良时期是辉煌的、绚烂的,也是人性的和活力的,正如福楼拜所说,“从西塞罗到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这段时期,曾出现一个独特的时刻:彼时,众神已灭,基督未显,唯人独存。”
整个文本的语言过于古雅不是那么好读,皇帝与安提诺乌斯的篇章笼罩着一层金色温暖又朦胧的滤镜很美,但细微处又透露出皇帝对爱宠触之又回的冷酷。关于基督教文明代替罗马文明的思辨篇章写的极为大气,但也充满作者本人的后人之观。整体更像是梳理思绪的散文,叙事稍弱。
最开始还以为是哈德良的自述,读到最后才发现是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历史小说....那就使得这部作品的光辉稍显逊色了
翻译挺好。我谈不上认真读完。就此放下。
第一人称,长篇小说,汉帝国/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一位在公元前87年死去,一位在公元138年死去。死亡都是这两本书的终点。王朔的语言顽皮直至空灵,尤瑟纳尔的语言古典像缓缓流动闪着金光的大河——欧亚大陆上相隔百年的两段时空浓缩,真挚动人的广阔旅途——文人,诗人,旅人,恋人,“我”的主宰者。
受不了这种文体
作者在文中借哈德良的自述说道:“我的人生风景看上去有如一片山区。”借用这一比喻,这本书也是一片矗立着文学巅峰的壮丽山区,这里有古罗马时代繁密的生活细节,有对人生世像的深度洞察,有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无奈。所有这一切风景,在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的山风吹拂下,荡涤人心,形消魂散。这是一本最近几年看过文学性最高的书,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