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木心遗稿的封面

木心遗稿

木心

出版时间

2021-12-31

ISBN

9787542676498

评分

★★★★★

标签

人文

书籍介绍

弟子陈丹青说,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

在木心手稿里“重逢木心”,有一些文字你也只能在他的原始孤本里读到!

纪念木心逝世10周年 ,《木心遗稿》首次亮相,仅第1版第1刷赠有“木心笔迹珍藏卡”!

-

木心说,到了成名之日,我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埋没了。

晚年从美国返回故乡乌镇之前,他决定,不入画廊,不进拍卖行,不接待采访,不作讲演,不发表文章,不收礼物,不题字——此七“不”,归国之日的态度也。

木心说,人在历史的位置,也不过是一个床位。

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由于木心通常不注明成稿年份,从内容和字迹推测,小部分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写于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直到他2011年离世。

这批遗稿的内容,宽泛杂多,不分章节,随写随止,殊少完整的篇幅。其中包括人名、账单、书单、目录、信稿,偶尔信手勾画简单的书籍设计,还有他自己的墓园。读者熟悉的俳句、随感、旧体诗、自由诗,约占半数,其余部分,介于杂记、备忘、叙事、忆旧之间,状若自言自语,不同于他已面世的所有作品。

木心逝世十周年,第一批木心遗稿终于能交到读者面前。

【编辑推荐】

陈丹青(木心美术馆馆长)——在木心书中,第一人称并不就是他,言及身世,他总讳莫如深,送去出版的文字更是抵死不诉苦衷。现在,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当年我要他写下来,他就咄道:“喔哟!这种话讲过拉倒,写它干嘛!”如今遗稿在眼,他到底还是写了,而且很不少。

★ 木心自己的“人物名单”,有鲁迅,有张爱玲——比如,被他提及最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是张爱玲,随时想起便絮叨几句。相对如今海内外张迷,木心的资格要算老的:1943 年张爱玲初试啼声,十六岁的孙璞就读到了。

★ 木心自己的“山中问答”,绝大部分遗稿的语气,只是说给自己听,写给自己看——比如,“鲁迅是不会善视我的,背后斥我为‘资产阶级’。张爱玲是瞧不起我的,她会转身借用了苏青的话:‘我又不是写给你看的。’剩下来的便是我对鲁迅的敬重和对张爱玲的赏叹。”

★ 木心自己的“解药”,还是文学,从生前出版的著作(A面),到身后存世的遗稿(B面)——比如,他向来偷偷写作,抱着(近乎愉悦的)绝望。固然,囚禁与临老的绝望,不一样,但写作是他活着的迹象。他默默写下许许多多短句(简直姿态万千),但也不为发表,不过写了自己看看,算是气过、笑过了。

★ 木心自己早就预测到,他的读者百分之九十是汗滋滋的年轻人——编辑出版上,如同修补古木器、古建筑一般,一仍其旧,尊重当年的译名用法,精选影印手稿原图,保留月久年深的味道。软皮精装,开本清雅小巧,内文纸张是日本古版书纸。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册】
稿本1
稿本2
稿本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寂寞的木心。
雪地无痕,邮差没来过(我想到了王菲的邮差不停不停出现(鲜活的木心又一次敲入心中 感谢友人最佳的新年礼物
试问哪个文青没有被纳博科夫的《劳拉的原型》坑过呢?
爱情是这样:失望一遍,再失望一遍,再失望…/听到有人在以一种笑对待各种事物。/讼缪胸中。/像模仿跛子、耆老、茶壶那样,我曾经模仿拯救,模仿真理,模仿爱,模仿自新。/如果老气横春,多好。/岂乘阳气行时令,却似宸游玩物华。/她(张爱玲)对自己用了慈悲,又用了傲慢/如果没有他,尼采,我的青春在哪里/我看红尘是很小心的 看破了是没法补的/米饭或粥犹水墨画中的纸/太阳月亮都是旧的/世界怎么这样的笨呀,又不能换一个/你的眼睛率领着你的脸,/愿你从别人的身上想起我/…少年,幼稚得像豆芽,男的黄豆芽,女的绿豆芽/宇宙不可知,宇宙也不是不让我们知/没有风,树都不高兴/而所谓“不乐复何如”呢,亦即是“不悲复何如”/男人以为演完了这场戏,还可以演下一场戏/我很想端一碗莲子红枣羹,说:“周先生,吃了再骂。”
木心先生自己曾说,出版作品改了至少十遍。而遗稿里的文字,是从本来被他丢弃在纽约公寓、本来要扔进火堆的稿本里辑录而来,因此带着一些不加修饰的明灭断续,像一盘磁带的B面,一部电影的花絮。当中少不了他一贯的举重若轻,也有未曾示人的琐碎记录。伴随「作者付之阙如」「漫漶难辨的文字」的注解,一个所不被我熟读的木心缓缓走来。
陷入木心的艺术陷阱里,鸟语花香,阳光灿烂。
到手觉得不值,若不是看理想店买的,我几乎要不拆封就退;拆开还发现年年都要出,内心直呼抢钱,认定看作者要看其精华。但放在手边翻了翻,翻到——【尚无知识、经验、能力时,要竭力自尊,抵御邪恶,真是艰辛。】——顿觉很值,只这一句便值。片刻后,觉得这样的值与不值真是疲惫——付之一笑了(其实是我不值)。
读木心的趣味只在于,寂寥时分随手翻。
3.5星,木心先生“微博”,对他感兴趣的人可读,其他人不读也罢。
不爱孩子 爱稚气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