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贪婪已死的封面

贪婪已死

[英] 保罗·科利尔,[英] 约翰·凯

出版时间

2022-08-01

ISBN

9787542677570

评分

★★★★★
书籍介绍
★两位杰出经济学家联袂创作,反思个人主义何以将人类社会导向极化与撕裂的陷阱 ★重新审视个人主义背后的观念传统,拷问当代思潮之中的关键概念 ★细数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兴衰过程及其背后的政治、政策与观念因素,回溯今日世界之源头 ★来自经济学家的社群主义倡议,用务实的行动方案尝试唤醒人的社会属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私、物欲横流的社会,怎么能说“贪婪已死”呢? 四十年前,“经济人”概念和个人主义在西方方兴未艾。人被视为天生的趋利动物,每个个体都会为自我实现而争取自身利益。同时人们相信,“经济人”能获得理解世界所需的一切知识;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国家就能达到善治,人民就能获得幸福。贪婪,各种形式的贪婪—对知识、财富、繁荣的贪婪,被认为是人类奋发向上的源动力。 数十年后,一场金融风暴和一场大流行彻底改变了一切。傲慢的“经济人”概念破产了:人类掌握的知识并不足以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随着不平等日益加深、个人主义走向极端,社会陷入了严重撕裂。由贪婪精神开辟的进取道路走入了死胡同。 在本书中,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与约翰·凯从社群主义的角度,围绕极端不确定性和社会凝聚力这两个相互交织的主题,回顾了西方战后的政治、经济和商业发展脉络,探问今日世界纷扰动荡的源头与出路。他们提出,我们需要明确国家、市场与社群的角色和关系,重拾人类的社会属性,恢复社群功能,方能共渡难关。 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门主任,英国政府顾问,曾获莱昂内尔·吉尔伯奖、克林纳国际书卷奖、亚瑟·罗斯图书奖、埃斯托利尔全球事务杰出著作奖等。著有《最底层的10亿人》《战争、枪炮与选票》《资本主义的未来》等。2010年和2011年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 约翰·凯(John Kay),英国经济学家,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首任院长,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伦敦商学院教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荣誉研究员、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著有《极端不确定性》《市场的真相》等多本著作。
目录
理想国译丛序
序 为什么是现在?
第一章 这里发生了什么?
第一部分 个人主义的胜利
第二章 个人主义经济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量共时话题的引入,以及对英国乃至全球当下处境案例的陈列,都让本书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因为我自己的立场更偏向于社群主义,所以也会很自然地接受并欣赏作者的论述,但如果是一个作者反复批评的“经济人”、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者来阅读本书,他或者她会被说服吗?在麦金泰尔、查尔斯·泰勒、桑德尔等人更偏伦理学的视角之外,科利尔又引入了经济学与当代政治制度的视角,从私有财产与权利角度再次对个人主义的历史生成语境发出质询。对亚当斯密作品中被遗忘部分——“屠夫首先是一个有着多重义务的人,其次才是屠夫”——的补充与还原非常地道。实际上,本书也是从学术传统的角度讨论社群主义时更令人觉出风格的清晰、理性与从容,到了给现实英国开药方的部分,就有点简单、杂芜和理想主义色彩了。
我愿称之为“和键盘侠对线的绝世秘籍”
20世纪下半叶集权式计划经济被证明失败,市场原教旨主义与占有式个人主义崛起。然而随着消费品创新的缓慢以及金融对经济政策干涉的加强,宏观经济的糟糕表现终于让贫富分化和政治极化无从遮掩。最后一部分试图立足于市场与国家间平衡点的解决方案个人总感觉会有规模及对群体条件的限制,当然作者对问题的揭露与归纳还是很深刻的。
个人主义永远都不可或缺,如果缺少了,集体主义就很可能走向极权!左翼的理想只能是党在三权分立之下的法治国家实现,而党在三权分立之上的专制国家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普通民众没有选举权。
明晰易读,但还是第一作者的另一本《最底层的十亿人》更好看。
我们目前所遇到的政治困境(或闹剧)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结构的失衡,呼唤社群是解决大多数国家政治困境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