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的封面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郑雅君 著

出版时间

2022-12-31

ISBN

9787542677815

评分

★★★★★
书籍介绍

重点大学寄托了万千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如今一系列专项招生计划也为更多学子打开了机会之门。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学子是否如想象那般顺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毕业出路和职业前景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本书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 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本书指出,家庭背景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本书也关注了意义感在出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内化主流价值信念、扩充“文化工具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涯目标迷失的困境,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大学资源,获得生涯出彩机会。

自中国教育社会学重建与高校扩招以来,探究大学入学公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增长。郑雅君往前迈了一步,将重点从入学转到了学生经历大学生活与“探寻出路”的过程。她从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那里汲取了有力的概念工具,深入到中国的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农村贫困学生的大学经历,探究了价值话语、机会结构与个人动力如何在家庭主义传统与市场经济交织着的社会转型期塑造他们的观念和决策。这本书是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贡献。

—Gerard A. Postiglione(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誉教授)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切入受教育者的分类,是书作者提供给学界的一个知识亮点;无论人们是否同意它的结论,它将给教育学和社会学提供更多有用的思考。

—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很多人把考上大学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的结果变量,雅君则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箱,指出“上大学”是一种“技艺”,经过层层选拔而胜出的相对弱势家庭孩子,可能因为文化障碍而经受更深刻的困扰。这本书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学中这些困难学生的迷茫与苦痛,更促使我们去反思大学教育,以寻求更加包容与公平的大学社区。

—余秀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当社会舆论还在争辩不同背景的青年如何才能公平地走向社会的时候,雅君的这份教育与文化社会学专著已经深化了这场争论,不仅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匣子”,而且呈现了其中的异质性。相信这本书的文化关怀和深刻意义,不仅适合学术工作者阅读,更适合广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一起思考。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微信公众号“社会学理论大缸”创办人)

我在上大学之后,长久地困惑于两个问题:我与其他同学高考分数都差不多,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是不是有某种东西是高考试卷分数所反映不出来的?直到我读完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上大学’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差别的传送带,而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又一重隐秘的筛选过程,一种与家庭背景紧密相连的、难以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艺”。本书直接洞穿了大学生所面临的窘境。所幸的是,雅君学姐提出了应对之法,这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避免走弯路的金玉良言。

—陈建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

阅读完这本书,我之所以感到慰藉并受到鼓舞,是因为我终于明白,学生生活中出现文化障碍的现象是个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事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经历过哪种文化障碍的状态,都不是孤单、羞耻的。我真诚地推荐和希望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

—孙露(兰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生)

作者郑雅君,1990年生,甘肃张掖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09-2014)、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2017),分别获得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2017-)。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曾两度获得中国社会学会颁发的“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4、2015),首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优秀学位论文奖”(2017),北京大学“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8),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2014),“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等荣誉,博士论文获得香港田家炳教育基金资助(2017-2021)。

目录
序言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迷宫
游戏规则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中国本土版《出身》+《寒门子弟上大学》,作者的质性研究做得很扎实,结论引人深思,建议所有大学新生都读一读。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体制-市场的二元精英职业路径其实给寒门子弟留出了一定的“弯道超车”空间。我会很好奇,如果这项研究是在2020-2022年做的结果会是如何。
直觉依赖模式vs目标掌控模式
从后记不难看出,作者对大学文化障碍有着切肤的感受,这也是促使本书写成的动力。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这样的情怀是令人敬佩的。诚如所言,本书最大的作用是让弱势群体看清楚自己的弱势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性的问题,并且通过这些认识来促进现实的改善。再生产理论虽然不是新事物,可贵的是,我们需要将再生产和中国的实例相结合使其通俗化,使得社会学研究成果传递到非专业的学生中,才能让更多弱势群体通过本书直接获益。
字字不写阶级,却句句离不开阶级。
这本书比程猛那一本确实就能感受到社会学出身和教育学本科下来方法论上的精细和不精细…概念建构应该是基于分类学的,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这本书的结论基本能够接着形成假设然后数据检验,程猛那一个量化难度更大点(好像中国青年研究最新期有相关的再看看…)
这本书对于中国现实的价值远大于上野千鹤子的东大演讲。同一本书,有的人读是自传,有的人读是说明书,还有的人读是非虚构写作...我觉得每个遇到过迷茫和困境的低年级本科生,以及大多数的大学新生,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本书是雅君学姐硕士论文的改编,是以类布迪厄的话语,运用文化工具箱理论,论述了一个更贴合中国经验的再生产故事。在目标掌控与直觉依赖两种理想类型的对比中,本书描绘了读书的料在精英高校的生活体验与毕业出路,或可称其为中国版《寒门子弟上大学》。相比于其他类似的研究,其方法更为精致,也更能与定量研究相衔接。或许这也是好的质性研究应有的特征,就如同《不平等的童年》引领了后续大量定量研究对教养模式的探究。作为硕士论文本身,本书为我树立了一个典范,一个讲好故事、讲求方法、用好理论的典范。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改编讲出了一个中国二元政治-市场结构下的再生产故事。这种贴合中国的经验叙事是我们所需要的,其呈现了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学术议题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为后来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这本书是为和作者一样经历过文化障碍的学子而写。虽然在提供理性的哲思同时,部分瓦解了“教育改变命运”的热望,但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勇气,与苦思不得其解的迷惘的自己达成和解。PS:四星给内容,一星给硕士阶段就写出如此精彩的作者,后记写得很好!!
我自己的观察(研究)和学姐的观点很一致:弱势背景的学生有更强的循规性,优势背景更强的个体性,循规性会偏好于获得高学历(读博)或进入体制内(靠体制庇护/依附来实现上流),个体性偏好用专业技术能力/创造力做创新性/挑战性的工作,或者功利性地满足地位获得的目标。以上很难说经由理性,更像是自然形成/历史沉淀产生的行为倾向(惯习)【说我刻板印象的我先滑跪了】
「内化的价值观是否驱动了自洽的、明晰的目标;学生作为理性行动者使用文化工具达成目标的能力,使用文化工具来达成目标的能力与阶层有着系统性的联系。」「正是那些曾死死攫住我的困难,常常将我推向自己认知世界的边缘,提醒我看到那些熟视无睹的预设和偏见,使我的心灵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