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的封面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

姚洋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01

ISBN

9787543215368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从制度创新入手介绍“中国奇迹”中的重要内容——制度变迁,即从国有制为基础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变为基于多元产权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回到80年代,世界上有几个经济学家会料到中国改革能够有这些成就?谁又料到,中国共产党在保持执政稳定的前提下,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经济体制的自我“革命”?诸多学者把中国改革的成功归功于“渐进主义”的改革战略;但是前苏东各国的改革也采用了渐进主义,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为什么渐进改革之路,在别处失败,而独在中国成功了?这也许是政治经济学的世纪之谜,等待着你来破解。

用户评论
貌似还行
一本学术著作,但可读性不错
写得很差。其主要卖点是奥尔森的泛利性政府,政府成为帮助之手,却无视现实中的掠夺性政府。完全无视公共选择的观点,也没注意奥尔森后来所说的“流寇”与“住寇”之区分。其认为中国政府也是东亚模式,倒是可以看看黄亚生《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之批评。关于分权的讨论也毫无亮点可言。
意识形态的变化与制度变迁的关系。(讲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
泛利性政府、务实主义、制度互补——一个领域的市场化提高另一个领域市场化的收益,最终导致所有领域一致性地向着市场收敛 ”中国的务实主义是有意识的探索和设计,不同于’大爆炸'转型方案,它偏重于强调小的变化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大变化。…大爆炸的理论支持者都同意哈耶克‘市场是自发秩序所形成的结果’的观点,但他们却跌入了哈耶克所称的’致命的自负’的陷阱。相反,中国的务实主义领导人是社会主义的信仰者,但在关于他们知道什么以及在短期能做什么的问题上,却表现的非常谦虚…也许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在计划经济时期得到了经验教训”
改革30年的经济史,理论解释颇有说服力,史料细节丰富。
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