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空间的力量的封面

空间的力量

陆铭

出版时间

2017-01-31

ISBN

9787543215955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地理、政治和全球化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陆铭教授的《空间的力量》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背后复杂的关系和深层次的原因,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思考如何通过改革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及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劳动经济学和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他曾任职于哈佛大学、NBER等国际知名机构,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陆铭对城市和区域发展政策有深入研究,其成果获得多个奖项,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著有《空间的力量》、《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等多部著作。
推荐理由
《空间的力量》这本书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地理、政治和全球化等多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供了对中国区域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刻见解。书中不仅探讨了各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还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对经济、地理、政策改革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著作。
适合哪些人读
适合对经济学、地理学、公共政策感兴趣的专业人士
希望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企业管理者
对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有研究兴趣的学者
以及对政策制定和社会改革有热情的公众。
书籍脑图
目录
第1章 地理、政治与全球化
第2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效率与扭曲
第3章 中国区域发展的集聚与平衡
第4章 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
第5章 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公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之前读过他的大国大城,本书感觉算是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
最后一章值得读10遍。“任何大国的存在,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愿意通过协调地区间的矛盾来追求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而这个公共利益在更小的国家不能实现。”
研究方法牛逼,大国大城的学术版
陆老师的书,解释了什么叫在聚集中走向平衡。
如果全依靠市场导向,人口必然全涌向沿海港口地区;且主张社会福利平等化,这将催生出新的政治格局,会要求政治身份平等化,诱导沿海地区产生MZ投票。这是不希望看到的,所以说这本书不讲政治。但从成书后十年的发展看,行政挡不住这一趋势。
是应该全面反思“人定胜天”的发展方式,呼唤人们追求公共利益,通过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让中国经济回归人类发展的正常轨道的时候了。
数据的实证分析有说服力,但也太枯燥了,如果跟作者观点一致,大可直接跳过看结论。简单总结下:大国需要大城,民工需要自由流动,还得能带着“土地”(指标)走
陆老师做了很多扎实的研究,最后指向也很清晰。城市太大是误区,别把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赖在城市化头上,一旦让要素自由流动,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有关部门就是不听他的。。。
看了三分之一,典型的经济学思维。我觉得他误解了“地理”,这里的地理只是空间。搞模型、列数据很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仅仅把故事归因于户籍制度、政府规制等其实很难说服我,很简单的一个疑问:中国中西部真的能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吗?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