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两种传承的封面

两种传承

加里·格尔茨 (Gary Goertz)

出版时间

2016-05-31

ISBN

9787543226210

评分

★★★★★
书籍介绍

定性和定量研究者在方法论导向和研究实践方面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而且这两类研究者之间存在着误解和勉强的交流。本书将社会科学中的定量和定性研究作为独立的传承加以分析,在学术上促进理解这些传承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原理何在。 和KKV《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定性研究中的科学推断》一书的著名论断“定量与定性研究传统仅在风格上有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在方法论和实质意义上都不重要”不同,本书强调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这本书可谓KKV一书的姊妹篇。

作者简介

加里·格尔茨,美国圣母大学教授,和詹姆斯·马奥尼,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史、政治学、社会学教授。这两个人都是美国政治学界方法论领域的重量级人物。

刘军,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目录
目录
序言
1 引论
1.1 为什么是两种传承?
1.2 两种传承的特征和比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定性和定量的两种传统比较
译文总体还行……看译后记,诸多学生参与翻译,封面上却只写了一个译者,恐怕不妥;有低级错误或不当,比如p. 65将西属美洲翻译成西班牙殖民早期的美国,巴林顿·摩尔被翻译为“穆尔”;对照英文版,感觉译者们对第三章Causes-of-Effects versus Effects-of-Causes的理解不行啊
凤凰布置的教科书,KKV姐妹篇。insightful但操作指导性不强,而且也有点outdated了(有同学直说formal theory在哪里哈哈哈
用数理逻辑推理上的根本区别来界定定性与定量传统的根本矛盾,表面上强调不偏不倚与可理解性,却笑里藏刀,解构了很多统计学方法论霸权下的有问题或起码值得讨论的预设。概念问题、殊途同归、非对称性与个案选择这几点就足够让定性研究者在定量方法面前也可以挺直腰板了。原作者的写作优秀至极,翻译也基本靠谱,作为方法论教材给本科生难了一点,建议有了初步的实证研究操作经验再阅读,让人心醉。
定性研究的几个绝杀:对于虚假相关的稳健,殊途同归,不对称性,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不会和平均效应混淆,个案极端值最富有解释力,整体因果解释模型可以完美回归个案;
也太数学了。。。远离数学很久很久的人看懵逼了
一看是18年标记的,五年后才翻完,汗颜。KKV的算是抛砖引玉,只是方法论的争论永远停不下来,身边热衷方法论的前辈基本都无比执着,工具发展又是日新月异。
10章以前算是认真看的,作者似乎不懂定量因果推断前沿,也不想讨论诠释主义的质性研究。但是两种研究基于两种不同数理学科的说法有一定启发性。
我这种散兵游勇,受益良多。
分别从集合论和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定性定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是等价的,或者说各自在证明各自议题的“殊途同归”特点。着重分析了充要条件的逻辑和实证逻辑关于因果的差异。到第11章都算容易读,后面有些抽象和吃力了。对定性的机制研究和逆否命题的分析部分尤为感兴趣(《无需法律的秩序》就是典型的逆否命题研究)。总体感觉定性想要做好其实比定量难,难度在于研究设计本身就很需要精心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