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历史学宣言的封面

历史学宣言

乔·古尔迪

出版时间

2017-02-28

ISBN

9787543226913

评分

★★★★★
书籍介绍

《历史学宣言》是“格致人文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在本书中呼吁,历史研究应该放眼全球、回归长时段,同时呼吁史学家要善用大数据统计工具和可视化工具。作者认为,微观史只着眼于短期历史,缺乏长时段思维,有其局限性。因此,当今的史学研究应采用大图景、大历史的研究维度,同时结合微观史精于处理文献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历史,让史学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并使历史服务于现实政治及社会,让普罗大众都能阅读历史、读懂历史,实现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乔·古尔迪(Jo Guldi),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著有《通往权力之路:英国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史》(2012)。

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英帝国的意识形态根源》(2000)、《现代国际思想的根基》(2013)等。

目录
前言
导论 人文学科的篝火
第一章 后顾前瞻:长时段的兴起
第二章 有一阵子,长时段消退了
第三章 长短论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迁、公共治理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全书有三个层次。在史学理论上,要求重启“长时段”,一方面来批评史学界这几年来的短期主义,另一方面说明“长时段”对历史学学科本身大有裨益。在史学方法上,要求历史学研究当与大数据、计量史学紧密集合。在史学影响上,要求历史学重新参与公共事业和政策。然而,这三个层面都大有问题,希望在简要书评中讨论。
“一个幽灵,短期主义的幽灵,正困扰着我们这个时代”。本书开头以共产党宣言的口吻对短期主义发起挑战。短期主义只知遵行却不问道理,颇多抱怨却不知问题症结。在史学表现为碎片化、短时化、内敛化。短期主义只看重当下而非长远,由此经济学支配了公共政策和全球治理,导致金融灾难和气候恶果。本书宣示回归长时段,历史学要拷问全球知识生产体系,历史之剑有两刃,割出未来发展的新可能性,革除历史的喧嚣悖论与谎言。本书回顾长时段的兴衰,阐释人文社科宗师皆具长时段的历史思维,分析长时段和大数据在气候变迁、公共治理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上的优势。既然有兴衰,说明之前有否定,所以回归长时段意味着新时期的否定之否定,虽是布罗代尔的旧概念,旨归却面向未来。本书最后说:“全世界历史学家,联合起来!你们会赢得一个世界,现在还为时不晚。”
Digital long-term-ism | 150507
值得一读,问题说的很清楚,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理智。
打低分的是因为他提出的解决方法不对么…回归长时段有待商榷了。
比较基础
简论“长、短时段历史”以及史学如何适应、作用于当下和未来。个人浅见本书心有余论证不足甚至部分矛盾,稍显“情绪激动”。史学研究“视野阵地”从未丢失,在历史长河中以独有方式方法对过去、当下和未来作出庄重回应,而且历史书写不只涉及人类。长短横纵普遍特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钻入各领域,或深远或切近,乐见史学多元发展,甚至学科间交叉建立新学科。倒是部分认同史学方法方面,运用更多工具应对当下信息超载,也是对史学未来发展的贡献。
有些观点我不赞同。但是154页布罗代尔的话,我是认可的。史学家,或者所有人文学科研究者还是要具有批判和反思意识,提高公共参与度,将知识生产面向大众。
将对当今时代症结的诊断浓缩为“短期主义”,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负责任的、可靠的规划。认为历史学家应该重拾长时段的研究,基于扎实的考证与梳理,重新建构起宏大叙事,同时打破经济学家那些轻率的长时段归纳(比如资本主义在过去几百年里缩小了贫富差距,自由放任原则下的市场会自动克服环境危机);当然也是要打破政治神话。不过没有能够自证,为什么历史学就能构建起可靠的长时段知识(虽然书里可以体现出,现在能构建起来的东西肯定会比启蒙进步主义式宏大叙事要可靠一点),几乎完全置后现代的诘难于不顾
“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的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