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重生手记的封面

重生手记

凌志军

出版时间

2012-10-01

ISBN

9787543887374

评分

★★★★★
书籍介绍
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他和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中。真的没有生路了吗?外科、内科、中医、“太医”,分别给出了大相径庭的治疗方案。要不要手术?要不要做化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医生?该不该使用特效药?该把性命托付给谁?他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甄别真伪。他仔细观察医生的得失,也观察病友的成败,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本书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著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作者用其深刻而有力的文字向所有人表明: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凌志军 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长在北京。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也是畅销书作家。 他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陆续出版9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他罹患癌症,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应对治疗,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别让医生吓死你
死到临头的感觉
危险的陷阱
中国式的“专家门诊”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好书,读来自有收获。但有几个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一是一开始专家们就认为是肺癌脑转,但是原发灶只有1cm,而且转移路径上跳了好多站(跳过纵膈,颈部,直接到脑了),这个肺癌脑转的诊断实在是不怎么站的住脚,不知道专家们都怎么了;而且,竟然最开始没人关心这个关键的肺部原发灶,包括所有医生和病人自己…… 二是对于肺部占位是否是肺癌,做个穿刺或者pet可以比较明确的诊断,很简单,但竟然出现了绝大部分医生觉得不是而患者力排众议选择了直接手术……
我想向身边的每个人,无论健康的还是抱恙的,推荐这本书。作者以自己波折的求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当前中国医疗环境的种种问题和治病保健的误区,也让我们跟着体会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这并非是一本简单的“病中日记”,里面既有让人眼眶湿润的历历生活,也有理性的思考分析,对每一个人都有极大的启发。作者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强大和忠诚,却又如何平日里被我们各种疏忽百般折磨,且在病魔袭来前被我们慌乱地抛弃,转而盲目求医。生命可贵和坚强,在这本书里以一种痛苦而生动地方式再次被感知。力荐,力荐。
读着读着发现作者不会死我竟然哭出来了。
全书没有干货,尽是作者的个人患癌后的心理历程描写以及各种道听途说的材料。作者的病情并不严重,大部分只能说是虚惊一场。出自记者之手的书果然不能看,“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呵呵。
患者亲历,步步惊心。站稳了,别吓着自己。ps:以凌先生之实力尚如此这般,我等人民可休矣
有一些可以参考,比如要承认现代医学的不完整性,每个医生都可能犯错。作者的总结来自于个体观察和经验,这个经验中包含了独特性,不是个大数据概念,而这恰恰是作者想说的核心表达。癌症是因人而异,要在治疗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恐怕是对病人及家属最大的挑战,因为从根本上作为绝大部分患者,来自于非医学专业,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都属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每一个决定都带有冒险和投机,赌注太大。 自学精神在这里就变得很重要。但是还是想说,预防胜于治疗。
愿生命不再痛苦 愿爸爸健康平安 愿我们长长久久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即使作为病人本身,我们依然有独立思考和决定自己治疗手段的权利,而不是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任“医”宰割。同时,这本书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审视医疗体系的视角,医生的权威性有时候会让我们丧失辨别能力,而一味沉浸在医生提供的悲观告知中,医生的话不可全信,永远不要丧失自己的选择权。
何不食肉糜,心理强大即可,该听医生的还得听。十几年前的神外的确不发达。
我很感动,因为家里也有长辈是癌症患者,这本书给了我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