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回到种子里去的封面

回到种子里去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时间

2021-12-31

ISBN

978754426916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是否曾渴望暂时抽离,回归到记忆中最原始的地方?《回到种子里去》就是这样一本能引领我们深入内心世界的书。它以阿拉卡塔卡为背景,通过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回望,唤起读者对家乡、童年和生活本质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现实与虚构交织,尘土、酷热与巴旦杏树共同构建了一幅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画卷,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与文学的魅力。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全名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于1927年在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小镇出生。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后来在1936年随父母搬到了苏克雷。马尔克斯在1947年进入了波哥大国立大学学习,并于1948年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五十年代起,他开始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发表了多部作品。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1967年出版的《百年孤独》,这部作品为他在世界文坛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他的创作才华并未因时间而消减,直至2014年4月17日他在墨西哥逝世前,还留下了如《回到种子里去》等遗作。1982年,马尔克斯因其卓越的文学贡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丁美洲文学的瑰宝。
推荐理由
《回到种子里去》一书带领读者重返作者的故乡阿拉卡塔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现实与记忆间的微妙对比。这本书不仅勾勒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诗意世界,还融入了当地的民俗传说和神秘元素,如“anime”精灵和“亡人之家”的幽灵,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文学之旅。对于那些钟情于魔幻现实主义、追求内心深处共鸣以及对拉丁美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心灵的盛宴。
适合哪些人读
热爱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读者
对拉丁美洲文化或个人记忆探索感兴趣的读者
寻求内心平静与生活真谛的思考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2021年初读了13本马尔克斯,年终也以马尔克斯结尾吧!还请出版社多多出版,多多圈钱。因为他是马尔克斯,因为我需要马尔克斯。
我个人认为,一个作家的义务只有一条,那就是把作品写好。无论身处何种制度之下,不顺从才是他的根本。我对禁运的认知来得有点儿突然,同时还有那么点儿诗意,在一生中,我对事物的认识大抵都是如此。我相信,在某个时代,地毯是真的可以飞起来的。我相信玻璃硕士——塞万提斯书里的——真的是玻璃做的。我更相信,诸如此类的奇迹还在继续发生,如果我们看不见它们,大半都怪那帮糟糕透顶的文学老师往我们脑子里塞进了太多蒙昧主义的唯理性论。我以感恩的心情记起了我中学的文学课老师,他是一个简朴而谨慎的人,引领我们在文学的迷宫中穿行而从不矫揉造作地过度解读。这种方法使我们这些学生能更自由、更个人化地体会诗歌的奇妙之处。总之,一堂文学课应该只是对阅读的良好引导。任何其他的企望都只会让孩子们感到害怕。
写作真是一件艰苦卓绝却又快乐无比的事情,看完加西亚的这系列短篇(小说、杂感、随笔,日记),深有同感。阅读的时候,一面沉迷于作者创作的语言与结构,获得乐趣,另一面也从作者的自白中,获得启发和信心。把读书和写作都当作一件平常的事,随心就好。
早期的新闻报道很有他写小说的风格。
马尔克斯的结尾和开头永远令人眼前一惊。生活对他们不够意思。生活放佛是拴在他们住的楼房走廊里的那条狗,带着凶恶,带着饥饿,向他们呲出白森森的獠牙,到了夜晚又冲到他们狂吠不止,不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入睡,而且一副随时要挣脱铁链的样子。 尽管我们都不可置否的年轻,可我们总能碰见另一群比我们更加年轻人的人。
马尔克斯作为一个记者,对于新闻的评论真的是辛辣而精准。“世纪丑闻”和前段时间的Crazy Town事件形成某种呼应。总体而言,这本书中有些篇目挺有意思的,但有些感觉没有太大的意思(可能是我没有读懂)。
跟蛋糕边角料一样好吃便宜量多。另外神奇的是,这本书好像并没有使用年限,人口拐卖,侵略战争,亚洲流感,生态破坏……当下的事永远在书中发生,永不过时。 大家都应该看看那篇《是的,怀念之情一如既往》
回到种子里去,就是我的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那里有着我们的所有!
現實是比作家更好的作家。挺值得一讀。巴蘭基亞時期鬼馬但不夠實在。波哥大時期開始魔幻現實,有兩篇馬孔多番外《有人從雨中來》《布恩迪亞家的房子》,郵差題材很人間,《世紀醜聞》也是極佳的報道。加拉加斯時期出系列報導,失蹤的女人、匈牙利、十二小時現在依然極有意義。七十年代關注美洲革命,古巴人真堅韌。八十年代逸聞軼事,恐怖故事結尾刺激,《讓詩歌成為孩子們力所能及的事情》,瑪麗亞似曾相識真心恐懼,《睡美人的飛機》寫成《睡美人航班》看來是念念不忘,奧夫雷貢是《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來源。老馬記錯川端死因了?獲諾獎以後應酬變多了。P37、185、212、223、230-231、245、260、273、282、285。
前面一篇长达70页的凶杀案追踪报道,读起来像一部中篇小说一样悬念从生。时事报道稍显枯燥,但也依然是欧美非虚构常用的文学手法。后面小半本为《国家报》撰写的专栏写得十分有趣。帮司机规避转角危险的幽灵,借作家盛名享受生活的“另一个我”,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力。马尔克斯说他所有的作品无一不有现实依据,因此布恩迪亚上校可能化身于他那位生育了十七个儿子的外祖父,而晚年失明的长寿祖母则像极了乌尔苏拉。马尔克斯在这本书里相当坦诚,向读者讲述这些从现实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是如何回到种子里去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