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旅行者的早餐的封面

旅行者的早餐

[日] 米原万里

出版时间

2017-04-30

ISBN

9787544286091

评分

★★★★★

标签

旅行

书籍介绍

《旅行者的早餐》是作家米原万里的美食美文随笔集。

人类舌尖上永远住着一对好邻居,深厚的文化和有趣的笑话。米原万里身为知名俄语翻译家,也是赫赫有名的“毒舌美人”,自如地游走在欧亚大陆,记录下爆笑吐槽的舌尖之旅。

兴高采烈地在俄罗斯吃鱼子酱,愁眉苦脸地在捷克吃炸鲤鱼,去欧洲寻找童年的美味土耳其蜜糖,又在派驻西伯利亚时吃新鲜的冰鱼刨屑……米原万里追随着难以满足的味蕾,游走在饮食文化的广阔地图上。食物满足了饥肠辘辘的肠胃,也抚慰了漂泊不定的心灵。不论美食还是烦恼,通通一扫而空!

吃好吃的东西要死,不吃也要死,无论如何都要死的话,不吃就太浪费了!

很多人喜欢按血型将人进行分类,而我会先把人分成“为活着而吃饭”和“为吃饭而活着”。前者多为喜欢空想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后者多为乐天讴歌人生型的现实主义者。——米原万里

目录
序曲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第一乐章
围绕着伏特加的两个谜
旅行者的早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忘记那本书曾经说过,作为旧大陆国家的最后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有个鲜明的标志是在于对其他文明意识几乎全盘吸收化为己用以及因此形成的极度开放性,但同时又有农耕文明造成的极端保守。我觉得这点其实和作为海岛民族的日本很像,在历史的某些阶段两国似乎也有重叠的印记,对此作者也应该是知晓的。 而作为个体来说,米原万里有些独特的出身,少女时代在海外生活的经历以及长期从事涉外翻译工作,让她不那么“大和抚子”,身上颇有不怎么顾及周围看法,飒爽的“国际人”风范。这也让她可以同时用“双重局外人”视角去观察露日两国的不同。食物只是个喜闻乐见的切入点罢了。 很多观点其实和阅读过的日本作家专栏随笔差不多,但直言不讳的毒舌风格就好像是插在蛋糕上的蜡烛,让它看上去更美味了。所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真的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是长年驻外的俄语翻译,热爱美食,颇有生活情趣,她以日式的轻松和萌感的语言,分享俄国以及日本的美食体验,再将有关食物的历史和典故作为佐料,烹制出风味混搭小巧可口的点心一般的散文。
米原万里是个妙人,每个吐槽都字字珠玑。书中写到去异人馆游玩时吃了一路,最后美景不记得,只记得吃空的盘子,异人馆反而沦为饭后消食之处。读到此忍不住一拍大腿,嗨呀!吃到兴起可不就是如此?吃最重要,其他一切皆沦为美食的陪衬和附庸。就像去看电影,选哪家电影院,完全取决于看完电影想吃什么。
“连英国人都觉得难吃”23333 很有趣的随笔,最喜欢其中语言相关的部分以及各种吐槽。有几处非常有共鸣:厨房越豪华食物越难吃、故乡的味道。2019.1.3想读读
比一般的“美食随笔”高级许多呢。
以为是写美食的散文集,结果更像是以食物为切入点去介绍各国风情和文化历史,作者是日俄翻译,所以开篇讲了挺多和俄罗斯/苏联相关的内容。有个阴间笑话印象深刻,面包说自己是用切尔诺贝利的小麦做的,狐狸就把它从嘴里吐出来了【】文化部分比美食写得更有趣,或者说作者写的食物并没有让我产生非常好奇或想吃的感觉……
挺逗的,很轻松就翻完了。
这个作者也太可爱了吧!!
在苏州一家按重量称的旧书铺子买回来的,和姚雯逛过这个店。经常碰到一些书,各种途径机缘巧合拿到手里,都是没有外封皮的版本,去豆瓣上搜,怎么看封面都和手上的书不是一个东西。不禁会思考,如果是外面的样子,我还会买吗?
挺好看的,围绕食物的点点滴滴,大概对于吃货来说,始终在寻找食物的路上。最后忽然落笔于令人眼眶发热的人情,猝不及防。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