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牛津通识课:语言学入门的封面

牛津通识课:语言学入门

[美] 斯蒂芬·罗伯特·安德森

出版时间

2021-09-01

ISBN

978754439981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语言如同繁星般璀璨,它们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载体。《牛津通识课:语言学入门》邀请你踏上一场探索之旅,揭示隐藏在日常对话背后的语言科学,理解语言多样性的价值,并思考全球化背景下语言的未来。在这趟旅程中,你会发现语言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而人类语言能力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礼物。
作者简介
斯蒂芬·罗伯特·安德森,美国语言学界领军人物,耶鲁大学知名教授,美国语言学学会与国际语言学常设委员会的要员,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他的学术作品丰富,包括《二十世纪音系学》、《非词素词法学》、《附着语素理论面面观》和《杜利特尔医生的幻觉——论动物与人类语言的独特性》,对语言学领域有深远影响。
推荐理由
《牛津通识课:语言学入门》一书深入浅出地引领读者探索语言的奥秘,从世界语言的数量和分布,到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再到手势语言的独特性,内容丰富且富有洞见。它不仅为语言爱好者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也为教育工作者、跨文化交流专家乃至对人类认知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把理解人类沟通多样性的钥匙。
适合哪些人读
对语言学感兴趣的学生和成人
希望了解世界不同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人士
关注语言教育、跨文化交流以及语言政策的社会科学爱好者
对于人类认知过程和生物学基础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這本書關注的問題是語言有多少種,以及怎麼區分語言的種類。
不是我想要的,以后看点语言学吧。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语言应该都基于同一模型。火星科学家可能觉得人类语言只有些许不同,将其归为一种是理所应当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细枝末节的差异,而非大量存在的相似,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这些相似都看作理所应当。毫无疑问,青蛙看同类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但如果我们想弄清楚人类自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就必须换一种不同的视角,其实也就是研究人类的火星人的视角。” “正如第11版《大英百科全书》(1911)所言: ……从目前已经注意到的(或未来需要关注的)基础特征来看,人类现存的所有语言本质上都是统一的。就像人类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区别于低等动物那样,这些语言差异属于非本质特征。”
345.「相较于催生知识的直接经验,人类个体所掌握的特定语言体系要宏大得多。这些发音、词汇和意义系统的组成原则很大程度上为各种语言所共有,仅可能存在个别有限差异。同自然世界的其他系统相比,人类语言的各个基本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各语言之间的语法差异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土生土长的米兰人可能会觉得家乡方言和都灵方言千差万别,但对吉隆坡的来访者而言,它们都是“意大利语”,没什么差别。与此类似,我们固然觉得世界各地语言的语法差异相当重要,但对一位外来观察者——比如乔姆斯基说的研究地球生物的火星科学家——来说,在人类语言这一单一主题之下,那些语法层面的差异不过是相对次要的微小变异。」
正如第11版《大英百科全书》(1911)所言: ……从目前已经注意到的(或未来需要关注的)基础特征来看,人类现存的所有语言本质上都是统一的。就像人类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区别于低等动物那样,这些语言差异属于非本质特征。
原书是本好书,简明扼要地对语言的基本问题做了宏观介绍,特别是语言学家是如何看待世界各种语言的。作者围绕“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这个问题,分别讨论了语言之间的发生学(谱系)关系,判断一种语言是语言还是方言的标准,内在语言的表现,语言的濒危、消亡和保护,语言的普遍性等问题,还专门用一章介绍了手语。不过,翻译存在多处问题,有的地方译者似乎根本没看懂,就胡乱翻译,使这本书的质量大打折扣。比如,有个地方讲代词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和句中其他成分同指,译者却没看到原文中的“not”,给翻译成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指,意思完全反了。还有个地方,原文是two to the tenth,应该是2的10次方,被译为210。奉劝大家还是直接去读原文吧。最后要说的是,该书书名其实应该译成“语言入门”,而不是“语言学入门”。
就比较适合完全不懂语言的看……内容对我帮助不大😅
以不同的角度简略讲述了语言的概念,划分以及发展等。还讲解了手语的语言学划分。本书主要还是以全球视角讲解,作为语言学入门或者开阔视野来说都是还不错的书。末尾的参考文献众多,有利于深入语言学学习。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