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扭曲的人性之材的封面

扭曲的人性之材

[英] 以赛亚·伯林

出版时间

2009-01-01

ISBN

9787544707558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复杂世界中。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多元价值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扭曲的人性之材》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这一问题的钥匙。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1909-1997)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哲学、俄国思想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包括《卡尔·马克思》、《自由四论》(后扩充为《自由论》)和《维柯与赫尔德》等。伯林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对理解自由、政治哲学和历史思潮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推荐理由
《扭曲的人性之材》是一本结合了伦理学、文化史、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政治的综合性著作。作者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文化、时代背景下的人类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读者思考理想与现实、多元与统一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不仅对伦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还启发我们反思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适合哪些人读
对伦理学、文化史、哲学以及社会政治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读者
对人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编者前言
一 理想的追求
二 乌托邦观念在西方的衰落
三 维柯与文化史
四 18世纪欧洲思想中所谓的相对主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伊格纳季耶夫的《伯林传》使伯林给世人留下一个深刻印象:欢快而健谈,口才绝佳。在《扭曲的人性之材》中,通过对乌托邦、启蒙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赫尔德、麦斯特、马基雅维利别出心裁的推举,伯林以洋洋洒洒的口才阐述他一以贯之的自由主义观,即对多元论的推崇。这个概念纵贯于《反潮流》、《浪漫主义
悲观和怀疑,应当是思想家的底色,让革命家去清楚明白、乐观畅快地宣传学说吧,我是不会相信他们的。坚持以冷静的眼光和理性的批判视角看待那些把历史解释得太过简单的说法,以多元价值对抗一元价值的独尊气,避免成为乌托邦和理想国想象的轧道石,这大概是我从伯林那里获得的共鸣。
伯林认为真理和真理之间可能是不可通约的,反对某种能一举解决所有问题的真理一元论,但这个核心洞见本身就是某种一元论啊。他和列奥·斯特劳斯的争论各有各的道理,但我很难讲他们谁更有道理。问题只在于愿意相信哪一种,而已。
伯林在《自由及背叛》里开列了自由的六个敌人,这本书是加强版,“自由之敌”的名单差不多涵盖了大半个西方思想史……十八、十九世纪莱茵河以东就是“东方”了,德国嫉妒、敌视法国,民粹高涨倒是和今天的“东方”有些许相像……自由主义宣称自己是反乌托邦的,但对民粹主义的警惕性不足。
“理想的追求”可称伯林的思想自传:早先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理念,随着阅读马基雅维利、维科、赫尔德、赫尔岑而转向有约束的多元论。“相信解答核心问题的答案是存在的,并且可以发现,进而可以凭借大量无私的努力,在现世中使它成为现实。”【8】这一“在现世中实现”的观念或是对柏拉图式理念的扭曲。“麦斯特与法西斯主义的起源”最长最重要,介绍了de Maistre这个深刻而黑暗的反动思想家:反理性,反自由、权力至上、教权至上、人性黑暗和历史决定论、刽子手使得社会得以保存【118】;与法西斯的亲和;赞美暴力和战争;反新教【137】、反契约:复杂社会才有契约【147】;反科学,残忍的世界观;伯林说迈斯特与伏尔泰一样,“他们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柔弱、暧昧..他们也不会宽容对方。他们坚持纯粹的光明,不要摇曳的火苗。”162
我的世界观和我的认知的浅薄…使得这本书并不是很适合目前的我…
文章有些雷同,核心思想就是文化多元化,真理多元化
就很让人难过,是不是。
既不走向“唯一真理观”,也不走向其反面——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作者审慎地意识到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一种“脆弱的平衡“是非常必要的,并认为在当遇见价值之间的冲突矛盾时,符合功效主义原则在多数时候是可取的做法。 但如何区分这些时刻呢?功效主义的局限又在哪里?脆弱的平衡更需要在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中去维系,任何僵直的价值标尺无法对准万般“扭曲的人性之材”,但随心所变的刻度又难免导致道德危机。“自由/责任”的一致性该如何维持?如果“多元文化”是“自由”的结果,那也许对自由概念的进一步界定,则是维持这一脆弱平衡的关键前提。这或可参照作者的《自由论》了。
民族主义是反叛的对象,反过来也是被反对的对象。生在一个饱受民族主义泛滥之苦的世界里,我们不需要对现代民族主义的残酷性、破坏性的一面多加强调。然而有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对于刚刚获得解放的奴隶们的深切的、本能的需要,世界性的反响,“解殖”——十九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未曾预料到的一个现象,其原因何在呢?过去人们又是为何忽略这一发展的可能性呢?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