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追忆似水年华(第四卷)的封面

追忆似水年华(第四卷)

[法] 普鲁斯特

出版时间

2014-10-01

ISBN

9787544713177

评分

★★★★★
书籍介绍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所多玛和蛾摩拉》在整部小说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目前的《所多玛和蛾摩拉(二)》,一方面跟社交界系列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跟爱情系列联系起来。确切地说,《追忆似水年华》的拐点是《所多玛和蛾摩拉(一)》。发现夏吕斯性欲倒错和对同性恋族类的论述,清楚地宣告盖尔芒特系列的结束和小说朝新的方向发展。在此之前,斯万是主人公在社交界和恋爱中的另一个自我,在此之后,这个角色由夏吕斯来扮演。这一卷最具有浪漫色彩,因此想象在其中的作用最大,是普鲁斯特作品中巴尔扎克色彩最浓的一卷。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生于巴黎一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学者,母亲是富有的犹太经纪人的女儿。普鲁斯特自幼患哮喘病,大学毕业后,因健康原因,不能出户,开始撰写小说。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欢乐与时日》,1913年底出版了《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隔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直至普鲁斯特去世后才完整地出版了七部。《追忆似水年华》改变了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被誉为法国文学的代表作。
目录
所多玛和蛾摩拉(一)
所多玛和蛾摩拉(二)
第一章
心灵的间歇
第二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好吧,总算看完了徐译的四卷。译的什么呀,大问题小问题。三年前看的卷一没印象了。译文饶是如此,仍然体会到老农民刨红薯摘南瓜的满足感。主要是经过几年编辑岗位的那个啥之后,知道译文有哪些通病——在徐译里特别明显,几类毛病重复出现——可以推断出表达意图。看完卷七回头看徐一?可以的
断断续续看了很久,前几卷的内容说实话已经记不太清了。这一卷依然延续了之前的阅读感,大量的内心活动,思绪上的蔓延游移,结合对景物的描写非常有美感。记忆最深的其实还是外祖母的病重与去世,情感浓烈又真挚。回忆起外祖母时的悲伤和痛苦由于前几卷的铺垫也显得很自然。对思慕的少女的感情还是那么多疑又易变,这部分占了很大篇章而且非常细腻,但是说实话并不太喜欢他写感情的部分。太像博弈和无病呻吟,即使语言轻盈漂亮,也有些惹人生厌。这一卷写了很多同性恋的部分,结合作者自身的传闻让我感觉他在书里的流露就显得非常微妙...所有有关恋情的部分完全没办法打动我,大概是前几卷到第四卷似乎每见到一个少女都能迸发出很强烈的情感,让人觉得过于轻浮吧。更多可能基于欲望驱使,这个点不做评判,只是会影响我对他表达爱意时的观感。
谁没感受过被幻觉挠痒痒的快乐,谁没被辜负过,谁没重新踏入同一条河流前挣扎过…谁能写成这样!……
终于读完了!!!人生很短,普鲁斯特很长!
夏吕斯&朱利安&莫雷尔、康布勒梅夫妇、盖尔芒特夫妇、马塞尔&阿尔贝蒂娜、维尔迪兰夫妇......一本书里集合了这么多对人格迥异、性向不同的奇葩着实不易。
接续上一卷的社交季,就浪漫或动人感觉来说,自然是不如当初;而当然,这也只是相对意义而言,毕竟年纪见长之后,目光不同,对事物的领悟也必然不复童稚。更何况这一次不同于之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过的同性之爱,这一次几乎整整一卷都在讲这个问题。所以,尽管从故事性来说,和上一卷相(一)差(样)不(无)多(聊),但是“我”本人百花丛中过,满袖花粉香,最后的最后却又向母亲坦言非一人不可?追忆还在继续......
2022-03-12 读过 对写,铺垫大招,从斯万开始的嫉妒之火,烧到了德夏铝丝,最后到了“我”。为整个故事的后半部分的逃离和寻找铺平道路。同性恋爱心态较早的经典书写,透视所有恋爱中的权力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主奴切换,观察思考令人心底发凉。写作主线仍然围绕聚会沙龙,较前三部有更多的漫画式讽刺写法。
第四卷以性欲倒错者夏吕斯先生为主讲述了同性之爱,我对阿尔贝蒂娜流动且复杂的情感态度以及一如既往的宴会情节。断断续续地读完第四卷,普鲁斯特笔下的爱欲掺杂着嫉妒、猜疑、快感、困惑、痛苦,男人或以金钱或以社交地位对被爱者进行爱的报复,索求想象中的爱与期待中的反应,既无情又卑微。爱始终是处于流动的状态,上一刻的爱意,下一刻的猜忌与怨恨,好生复杂与善变。喜欢最后几页中我与母亲的交流,外婆已死,其影响却深深镌刻于生者的轮廓中,成为某种情感坐标。探讨词源的那几页看得我好累好烦躁,都是什么呀,不像单词的单词,不看了不看了,都跳过。有些遗憾先生没能翻译完剩下几部就去世了,害,普鲁斯特太长,长过人生。
这一卷的阅读门槛太高 等我看完巴尔扎克再来读一遍8⃣️(ps:马塞尔要做同夫了
他他她她他和她